八阵图是诸葛亮年轻时参悟《易经》创作的。整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快来看看。
名为八阵图的功盖三分国,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歌颂诸葛亮的诗。《三国演义》第84次《鲁迅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据说刘备夷陵战败,诸葛亮用八阵图挡住了鲁迅的十万追兵。那么八阵图真的存在于历史中吗?八阵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img]397625[/img]
八阵图确实存在
据《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梁比巧思长,损益弩,木牛流马,都是出其意的;推演丘法,制作八阵图,咸得要云。”这段记录意味着诸葛亮善于巧思,曾制作过损益弩和木牛流马。而且诸葛亮在阵法推演上也很厉害,制作了八阵图。
这表明八阵图确实存在,是一种古老的军事阵法,但事实上,八阵图并不是诸葛亮的第一个。根据历史书记载,西汉遵循秦朝的制度,每年10月举行一次大型阅兵。皇帝来到首都长安的长水南门,与首都禁卫军五营的士兵和马匹合作,组成八阵,前进后退表演。东汉班制作了《关燕然山铭》的纪念碑,提到“三千多乘”和“八阵”。
此外,根据研究,《八阵图》有着深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经过姜太公、司马玉、关仲、孙武等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诸葛亮在三国时期达到了顶峰。八阵图是诸葛亮对八阵的“演绎”,即推广和演变,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八阵图主要用于对阵骑兵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八阵图困住了鲁迅,阻止了10万追兵。这是小说家的话。八阵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案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八阵图主要是步兵抵抗骑兵的阵法。
据北魏《高鹿传》记载,北魏孝文帝时,北方的柔然骑兵经常入侵边塞,造成严重威胁。大臣高璐建议,专门组建一支军队,采用诸葛亮的八阵图战术,使他们能够抵抗开阔北方草原上柔然民族铁骑兵团的强烈冲击。他明确表示:“采用诸葛亮八阵法,为平地御寇。”
北魏重要大臣高璐曾建议朝廷选择6万名士兵,“采用诸葛亮八阵的方法,为平地御寇”,即防止北方柔软的骑兵。可以看出,即使北魏有强硬的鲜卑骑兵,诸葛亮八阵仍然是御敌的选择。记载显示,八阵图实际上主要是平地上防御骑兵的阵列。直到公元5世纪北魏,诸葛亮八阵仍被认为是平地上防御柔软骑兵的阵列。
三国时期,曹魏的骑兵当然是强大的骑兵。诸葛亮北伐需要穿越秦岭。主力自然是步兵,但进入关中平原后,需要面对曹魏骑兵的冲锋。诸葛亮将演绎八阵图来抵抗曹魏骑兵。
八阵图的实战应用
[img]397626[/img]
诸葛亮曾教士兵们如何阻止骑兵。《诸葛亮集》引用了《北堂书钞》,记载了诸葛亮教授,一旦骑兵犯罪,就应该“以车蒙陈”,这显然是一辆战车。当然,《诸葛亮集》并没有明确说“以车蒙陈”是诸葛亮的八阵,只是和窦宪差不多。
在处理鲜卑秃发功能时,西晋马龙根据八阵图设置了一个部分箱式车,在开阔的鹿角车营处理鲜卑骑兵,然后依靠战车和兵车一步步前进。有趣的是,马龙“狭窄的道路是在车上建造木屋”,而诸葛亮是“狭窄的地面,锯齿”。这些相似之处都表明了八阵图的实际应用。
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有一种使用车辆来防御骑兵的方式。因此,诸葛亮的八阵图主要是平地使用车阵来防御骑兵,这种方法自三国以来一直在应用和改进。唐朝的李静和明朝的戚继光都使用了类似的阵列方法来阻止骑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八阵图既不是形而上学,也不是根本不存在。这是一种步兵应对骑兵的战术,在历史上多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要赞叹罗马军阵,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博大精深实用的冷兵器军阵方法,只需要我们去发现。
历史上八阵图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