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分工出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img]396112[/img]
明初,元朝的农耕经济被完全接受,元朝的游牧经济被北逐到草原。明朝再次打破元末土地合并,重新分配土地,改善生产关系,确保农民有耕地,缓解社会矛盾。明朝中后期,江南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手工车间、手工业集团增加;土地合并重现,士族集团大量种植桑蚕,农民失去土地,士族开始原始积累资本。
明朝自然环境遇到小冰川时期,农业经济严重衰退。土地再也束缚不了农民,农民变流民,社会开始不稳定。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恶劣,经常南下磕关,明朝边境经常紧急。在农业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明朝朝廷的年度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于南方的商品经济收入。《明朝1566》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嘉靖皇帝修道、皇宫日常开支、南方消灭日本海盗、北方边防每年都要花很多钱。皇宫在南方设立了一个制造局,专门为嘉靖赚钱。
[img]396113[/img]
明朝皇帝在士族的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于是皇帝躲在幕后,支持太监作为代言人与士族大臣作战。明朝皇帝贪图享乐,却没有放弃对皇权的控制。
为什么明朝灭亡?是因为皇帝贪图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