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北魏皇帝要建长城?

北魏明元帝、太武帝和柔然人打了一场又一场仗。虽然他们赢了多输了少,但他们并不烦人。于是两位皇帝想出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想法:修长城。

太武帝修好了,孝文帝修好了。太和八年(484年),一个叫高璐的人建议:“现在北方有点屏障。陛下和我暂时放心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万一柔软的人绕过来打架,我们不得不休息吗?国防建设不能停止。”于是孝文帝拍了拍额头,挥了挥手,然后征民夫,从内蒙古武川县一路往南修到丰宁县。

[img]396462[/img]

这一次,长城前后修了四五条,整个北部国土都被紧紧包裹着,柔然人总是打不进来,对吧?谁知道外患一解决,内患就出现了:北魏末年,驻扎在长城的六镇居民起义,北魏统治者邀请软人帮助平叛。结果,经过三代建造的长城在柔然人面前变成了一种装饰。柔然人冲进山西,使北魏无法守卫,无法战斗。他们不得不与老敌人签订不平等条约——长城以北是柔然人,长城以南是鲜卑人的地盘。

为了防御北部边境,东魏丞相高欢学会了祖先修长城。大概是高欢终于意识到这样做不仅浪费了人民和金钱,而且没有效果,所以他只修了40天就停了下来。就这样,拓跋家族的灭亡也没能停止。

公元556年,一个叫高洋的人把拓跋家的皇帝拉下马,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高洋登基后,也打算照猫画虎,修长城防柔然,但听说柔然人的首领去西魏避难,不禁惊呆了一会儿。经过询问,我意识到柔然人被突厥人压在了北魏长城的第一线。高洋看到长城还得修,就踏上了修长城的不归路。

[img]396463[/img]

高阳为了抵抗突厥人的进攻,连年疯狂修建长城,但他没有看到突厥人大规模入侵的那一天。直到公元564年,突厥人才联合北周入侵北齐。幸运的是,这堆耗费民力物力的长城并没有白修,最终在这场战斗中派上了用场。北齐军队打破了联军,保卫了晋阳的军事首都。

在这场胜利之后,北齐统治者更热衷于建造长城,就像寻找心理安慰一样。北齐继位后,修建了2000多英里的长城,但十多年后,北齐被北周摧毁。

北周灭北齐后,牛得不好,然后去打突厥人,想一次解决两个麻烦,永远保持和平。没想到被突厥父亲教导做人,周武帝也死在了这场战斗中。这一次,北周很傻,所以我想起了那年北齐失败的经历——北齐靠什么赢了?长城啊!我们也要修长城!但出乎意料的是,北周阻止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但忘记了他们仍在争夺中原,所以北周很快被隋朝取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就是秦朝这样一个统一的王朝,修长城也让人民痛苦不堪。像北魏、北齐这样的分离国家,总是修长城,修长城几千英里,即使长城修复,对敌人,最终也会从内部崩溃。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死亡吗?@ 修长城虽然有用,但毕竟是自我封闭,劳民伤财。


为什么北魏皇帝要建长城?为什么北魏皇帝要建长城?

,,,,,,,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

  • 斛律光简介 咸阳王斛律光生平,南北朝北
  •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任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