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权和盗墓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孙权被称为“帝王第一盗”?
朱元璋说孙权是个英雄。建明孝陵时,他铲掉了人民的坟墓,只留下了孙权的陵墓。孙权在三国争夺英雄,享有盛誉。就连曹操也认为他比儿子强,所以他不禁称赞:生孩子就像孙仲谋一样!只是曹操做梦也没想到孙权会偷坟墓。
[img]396149[/img]
孙权剧照
孙权有着杰出的家庭背景,他的祖先是孙武。孙武来到吴国,在伍子胥的介绍下,被吴王和鲁重用。此后,孙家在江苏、浙江和其子孙后代都很有名,并有著名的《孙子兵法》。
当然,孙权成为皇帝与孙武关系不大。关键是他的父亲孙坚强大。孙坚被称为“孙破虏”,是汉末的英雄之一。他曾担任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其他部门,并担任破虏将军。
汉献帝刘协中平第一年(公元184年),孙坚和右中郎将朱一起消灭黄巾军。后来,他与袁术等诸侯联合攻击董卓,这让董卓感到震惊。孙坚兵起长沙,也被称为“长沙王”。但孙坚间接受到了袁术的伤害。
[img]396150[/img]
孙坚剧照
孙坚去攻打华雄的时候,因为袁术不送粮草,差点输了。公元192年,孙坚去攻打荆州刘表时,被黄祖射死。这一次,他也被命令为袁术。袁术偷偷拆台,绊倒了。孙坚的死与他有很大关系。孙坚去世时只有37岁。他的尸体被运回江东,埋葬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后来,他被儿子孙权追死为“武烈皇帝”。
孙坚死后,儿子孙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孙策娶了大乔,打败了黄祖。他和周瑜一起被称为“二郎”。他很有权势,被称为“江东小霸王”。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并于公元200年4月被敌人暗杀。孙权成为皇帝后,他的兄弟是“长沙桓王”。
孙权从哥哥那里接管了他的家族事业,努力工作了20年。公元221年,代汉自立的魏文帝曹丕称孙权为“吴王”。看到刘备称帝后,孙权不甘示弱,于公元229年称帝,历史上被称为“东吴大帝”,吴诞生了。
孙权称帝后,首先想到了盗墓。古代帝王立国,必立“七庙”,即建七庙,分别供奉祖先,即“四亲”庙、“二”庙、始祖庙。太祖庙位于中间,左右为三昭三穆。四亲是指父、祖、曾祖、高祖。二祧(tiāo)指的是高祖的父亲和祖父。但孙权称帝后,只给父亲孙坚在长沙县临湘县立了一座庙,并称之为东吴的“始祖庙”。
寺庙建成后,孙权没有去祭祀。每年,他只派长沙的政治官员代表他去祭祀。事实上,这被称为君主的不尊重。他没有把父亲当作“祖先”。在历史学家看来,这太过分了。然而,太多了。甚至寺庙里的木头也是从别人的坟墓里挖出来的。这些木头是从长沙王的墓中偷来的。墓主是刘邦封的长沙王吴瑞,现在是长沙的创始人。
[img]396151[/img]
吴芮像
吴瑞可能是吴王和鲁的后代。他与孙权家族有过交集。严格来说,他可以算是孙的恩人。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吴王夫差死于余杭山卑犹亭。他的后代四分五散,一些人隐居在今天的江西景德镇或鄱阳,包括吴瑞的祖先。
吴芮从小才华横溢,秦统一六国后任番阳(江西鄱阳东北)县令。秦末起义时,吴睿和女婿英布投奔项羽。朝灭后,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楚汉战争期间,吴芮再次依附刘邦,汉朝建立后被封为长沙王,位列七大异姓诸侯。后来,刘邦的儿子取代了异姓诸侯,只留下长沙。但吴芮只当了一年长沙王就去世了,时年40岁,他死后,儿子吴臣继承了王位。
吴睿死后,他没有像他生前想象的那样埋在家乡瑶里,而是以诸侯王的规格埋葬在国都临湘西北的北津城。北魏时期,地理学家李道元在观察墓地遗址后,在《水经·湘水注》中写道:“广度超过68丈,写目,为商店服务(chán)郭之佳睡也”。由此可见,吴芮的墓很大,周长170米(汉代四尺左右一米)。
既然要盗墓中的木材,长沙附近也不乏著名的古墓。孙权为什么要选择吴睿?答案是吴睿墓是“黄肠问题”,木材多好。
“黄肠题凑”是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特高层次的葬礼制度。这种葬礼有利于尸体的保护。春秋时期是周天子专用的。后来,控制被释放。只要许可,诸侯王和英雄都可以使用。例如,霍光死后,汉宣帝给了他一个子宫、便房和黄肠问题。
[img]396152[/img]
所有的“黄肠题凑”都是用优质木材制成的,墓室周围堆积着柏木梁的框架结构,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20世纪80年代初,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和王后墓分别出土了两套“黄肠问题”,现存于扬州广陵王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的完整两套。每一套都被857根上等方木包围,长0.95米,宽0.4米,厚0.4米。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的水土侵蚀,但木材仍然像新的一样坚硬。
据推测,正是使用了“黄肠问题”的葬礼,吴瑞才被孙权垂涎三尺。即使吴瑞死后不使用这种“天子葬”,木材也不会少。秦汉时期,棺材室由木材制成。作为长沙之王,吴瑞在埋葬时也会使用惊人数量的木材,否则孙权就不会开始。
正史和野史上都记载了孙权偷吴芮墓的事。后来孙权偷了南越王赵英齐的墓,他被称为“帝王第一盗”。
孙权被称为[帝王第一盗] 孙权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