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商鞅帮助秦孝公增强国力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死这个英雄?

秦孝公和商鞅的故事,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决商鞅?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赵,《越绝书》为平王,《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在位期间,重用卫鞅(即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建立县制,开放建筑,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秦国的国力明显增强,这无疑为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孝公24年(公元前338年),嬴渠梁病重,《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拒绝接受。同一年,秦孝公去世后,葬于弟弟,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值得注意的是,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而战败死于童地,他的尸体被带回咸阳,在车裂后示众。因此,秦国功臣秦惠文王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商鞅。所以,问题来了,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死商鞅?在我看来,秦惠文王此举的原因并不复杂。

[img]395129[/img]

@ 在我看来,秦惠文王对商鞅的处决有助于迅速建立自己的威望。在古代历史上,如果朝廷大臣没有威望,就很难约束下属。同样,如果君主缺乏威望,很容易被权臣架空。

早在秦孝公在位时,商鞅就被任命,商鞅就想实施变法图强政策,以免天下人批评自己。法律已经完成,但尚未公布。恐怕商鞅人民不信任他,所以他在都城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如果他能招募人们搬到北门,他将奖励十一黄金。人们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搬木杆。商鞅又宣布命令说:“如果你能搬过去,你可以奖励五十一黄金。一个人把木杆搬到北门,立刻赏给他五十一黄金,以示没有欺骗。商鞅建立威望后,终于颁布了变法法令,这也是商鞅变法顺利实施的原因之一。

[img]395130[/img]

因此,很明显,商鞅迁木立信的目的是提升自己在秦国的威望。现在,秦惠文王除掉商鞅也有类似的原因。毕竟秦惠文王刚刚到位,没有存在感。就商鞅而言,变法的实施在秦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甚至很多人只知道商鞅,不知道秦国君主。对秦孝公来说,是自己任命的商鞅,显然不担心商鞅功高震主。但对年轻的秦惠文王来说,却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控制商鞅。

值得注意的是,秦惠文王在位时,重用了大臣张毅。然而,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毫不犹豫地将张毅赶出了秦国。在这方面,在我看来,秦武王这样做也可能向他的父亲秦惠文王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剪掉大臣,他有助于巩固君主的地位。

[img]395131[/img]

此外,秦惠文王处决商鞅,确实是对商鞅心存恐惧,担心这位功高震主的大臣,也许有不臣之心。历史上,李斯曾评论道:“孝公用商鞅之法,转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人民乐用,诸侯亲附。通过李斯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商鞅变法后,秦国可以焕然一新。在商鞅之前,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诸侯国。例如,在与魏国的战斗中,秦国屡战屡败,甚至失去了河西之地。然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不仅夺回了河西,还占领了魏国的都城安邑,这自然是秦国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的重要体现。

公元前352年,秦乘魏军在桂陵战役中被齐军击败,从繁庞城东渡黄河,包围魏故都安邑,魏守军下降。第二年,商鞅率领军队包围了固阳。魏国固阳的守军不得不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投降。秦国收回了部分失土。

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军进围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魏立即派军在固阳东修建萧山长城(东南起萧山,西北至黄河),防止秦军东进,保证河东与大梁的联系。

[img]395132[/img]

对商鞅而言,不仅在秦国内部变法图强,参与朝政处理,还有领兵作战的机会。在古代历史上,军事将领的兵权往往受到君主的防范。现在,商鞅不仅可以说是秦国的宰相,还多次带领秦军作战,这使得商鞅在秦国成为极人臣。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商鞅真的有不臣之心,秦惠文王真的很难应付。在此基础上,秦惠文王为了消除隐患,消除了商鞅。

另一方面,商鞅变法得罪了秦国的宗室,@ 在我看来,秦惠文王为了安抚秦国宗室,处决了商鞅。秦惠文王嬴思为王子时,曾违反商鞅变法的法令。当时正好有很多秦朝宗室反对变法,导致商鞅变法失败。对此,商鞅说:“法律行不通在于宫贵的干扰。君主要实行变法,首先要从王子开始。太子受不了墨刑,就用墨刑惩罚他的师傅。秦孝公同意了商鞅的变法。从那以后,法律顺利进行,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然而,商鞅的举动不仅冒犯了王子,也让秦国的宗室非常不满。

@ 秦孝公去世后,王子登基,一想到当年的惩罚,就很不高兴。此外,商鞅威望很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鞅的法律。惠文王对商鞅有顾忌,以公子虔为代表的秦朝宗室趁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因此,秦惠文王派人逮捕商鞅,商鞅逃到封地起兵攻打郑县,兵败被杀,秦惠文王将商鞅的尸体车裂开,并灭其家。在我看来,秦惠文王显然不反对商鞅变法。毕竟,秦惠文王在拆除商鞅后,并没有废除商鞅的变法。然而,秦惠文王也需要考虑秦国宗室的愤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商鞅成为替罪羊。

[img]395133[/img]

在古装电视剧《大秦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宗室的力量和团结。秦始皇嬴政平定老艾之乱,罢免吕不韦后,为了照顾宗室的情绪,一度下达了逐客令,即赶走了李斯等外客。同样的道理,秦惠文王也不得不向嬴姓宗室妥协,以消灭商鞅,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般而言,嬴思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在位时,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楚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汉中,为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商鞅帮助秦孝公增强国力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死这个英雄?商鞅帮助秦孝公增强国力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处死这个英雄?

,,,,,,

  • 孙武的传奇人生:孙武亲指挥过几次战争?
  • 孙武已经在军事生涯中工作了30年。司马迁评论孙武说:“西破强楚,入营,北威齐,晋,著名诸侯,孙子和力量。”毫无疑问,人们...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胡亥为何能当皇帝?胡亥的名字有着这样的来历
  • 胡亥能够当升皇帝,不仅要仰仗于他的父亲秦始皇,史书上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二十几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对他尤其宠爱。...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兵圣孙武身上待解的八大迷团:孙子可能没有其他人。
  • 在讨论孙武的一生行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孙武近千年的经历 争论是否及其真伪。由于魏晋以后《孙膑兵法》的怯懦,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