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

说到唐朝,人们肯定会首先想到唐诗或唐太宗李世民,所以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唐太宗的“贞观治理”一定是一个诗歌繁荣、诗人众多的时代。

不幸的是,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大诗人与唐太宗无关。只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真正属于贞观时期。他是流行诗歌“上官体”的创始人上官仪。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

上官仪小时候是个很不幸的孩子。他的父亲上官弘在奸臣宇文化和发动宫廷政变谋杀杨迪皇帝时被杀,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被送到一个座位 寺庙假装是一个小和尚,以避免一场生死灾难。

从那以后,上官仪就在寺庙里容身,一边努力,一边努力学习,后来他终于苦尽甘来,考上了 进士成为京官,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唐太宗一代明君的青睐。

唐高宗继位后,上官仪也被重用,但他从未想过新皇帝的青眼 后来会让他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死无葬身。

唐高宗登上皇位后立的第一个王子是他的普通长子李忠,李忠的母亲是一个卑微的宫女。武则天生的儿子李宏三岁时,唐高宗废除了李忠的王位,将李宏立为新王位。“母子贵”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女强人武则天却完全颠倒了 “子靠母贵”。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

然而,武则天是一个有强烈权力欲望的女人。王子的地位远远不能满足她的胃口,她有更高的政治追求。这句话详细描述了著名作者王晓磊写的《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恢复武则天的真面目!)。

虽然唐高宗是皇帝,但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他三十多岁时又得了风 疾病,发病头晕,心烦意乱,根本无法处理政治事务,不得不委托皇后武则天工作。当唐高宗身体好转,重新理事时,武则天不愿意交出一些权力。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皇帝和皇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甚至夫妻争夺权力的荒谬现象也出现了。因此,武则天感到非常委屈,唐高宗感到非常懦弱。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道士叫郭行真,经常出入宫廷为后妃提供宗教 服务与武则天皇后关系密切。有一天,当郭行真从武则天宫出来时, 来的时候,路上碰巧遇到了大宦官王伏胜。

打招呼后,郭行真慌慌张张地离开了 ,当奇怪的王伏胜环顾四周时,他在地上发现了一个与皇帝非常相似的小木头人。王伏胜知道这是道士们厌恶胜利的道具,所以他毫不犹豫 把木人交给唐高宗。

所谓“厌胜之术”,就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制服甚至死亡所厌恶的人、物或怪物,就像汉代流行的巫术一样。

当木人出现在唐高宗面前时,他什么都明白了。这是武则天皇后想把他置于死地!这是可以忍受的。唐高宗终于生气了。他想反击,毫不犹豫地反击。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

于是,唐高宗派人打电话给他最值得信赖的宰相上官仪,然后开始和他说话。 充满了悲伤和愤怒,说到动情,简直就是手舞之舞,脚舞之舞,只是一把鼻涕一把 泪流满面。忠诚、为君解忧的上官仪从未见过皇帝如此愤怒和悲伤,于是沿着皇帝的语气说:“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宜废以顺人。”

冲动中的唐高宗听了这话,立即命令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上官仪刚刚按照唐高宗的意思拟定了圣旨,武则天已经从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朵里得知了这个晴天霹雳。

上官仪的前脚刚刚离开,武则天的后脚就到了唐高宗。

武则天知道唐高宗是一个多愁善感、懦弱的男人,于是哭诉她抚养孩子、国政的辛苦,责怪唐高宗不念旧情,打算浪费后的负心行为。 毕竟唐高宗和武则天是同床共枕十几年,生了一大群老夫妻, 他看着像梨花带雨一样哭泣的武则天,听着她深情无限的悲伤诉说, 心中的一团怒火慢慢变成了满腔愧疚,最后干脆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 上官仪身上,眼里含着泪对武则天说:“我一开始没有这颗心,仪教我。”

冲动的人往往最容易后悔。唐高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冲动和后悔把上官仪的父子推上了不归路。

古人云:黄蜂尾后针,最毒的女人心。武则天绝对值得这句老话。她很快对上官仪展开了恶毒、残忍、血腥的报复。

一个月后,武则天指示她的党羽许敬宗诬陷上官仪与王伏胜勾结废王子李忠大逆不道,图谋不轨。俗话说“欲加罪,何必无辞”,上官仪和王伏胜曾经是李忠的下属,对这一诬告百口莫辩。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

@ 上官仪及其子子上官庭芝和王伏胜都被杀,家产抄没入官,上官庭芝的妻子郑 氏和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被拘留在皇宫当奴隶。江都血案40多年后,命运多舛的上官仪家族再次经历了家庭毁灭和死亡的悲剧。

虽然杀死上官仪的法令是从唐高宗那里传下来的,武则天实际上是想把他置于死地的人,但上官仪和武则天之间的矛盾是由唐高宗的废话造成的。

如果唐高宗对武则天的权力不满意,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摸母老虎的屁股呢?归根结底,懦弱无能的唐高宗杀死了一个忠诚的上官仪。

所谓“不怕狼一样的对手,怕猪一样的队友”,放在这里应该不合适!


谁杀了上官仪?他得罪了谁?谁杀了上官仪?他冒犯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