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曾三次参与镇压黄巾军。可以说,他的手上沾满了黄巾军士兵的鲜血。那么曹操为什么能成功地收集黄巾军呢?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原因。让我们看看!
在第二次镇压中,曹操在青州收集了30多万黄巾军,实力大大增强,成为诸侯。这背后有很多疑问。双方不仅有深深的仇恨,而且有很大的实力差距。曹操原来的军队只有1万多人。
当时,黄巾军有30多万军队,预备队有100多万男女。黄巾军起义后,在兖州杀死了刘岱和鲍欣,这表明黄巾军仍然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曹操之所以能以1万多支军队招募30万青州军,根本原因是他同意黄巾军的宗教信仰——黄老道教。黄老道教是早期道教的一个分支,尊重黄帝和老子,发展历史变化和宇宙循环理论。
[img]393249[/img]
黄老道教认为,东汉气已尽,汉家要改变命运,即所谓“天已死,黄天当立”。因此,黄巾军及其教团在全国各地崛起,影响很大。黄巾军没有人称王,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在等待天帝使者的到来,改变世界,建立所谓的“黄家”和“黄天”。
曹操的信仰与黄巾军是一致的,这是曹操编织黄巾军的基石。自曹操祖父曹腾以来,曹氏家族与黄老道教关系密切。曹腾曾为四位皇帝服务,其中大多数人信仰黄老道教。汉桓帝曾在宫中祭祀黄老。曹腾参与其中,相互影响。曹操相信黄老道教,有家族传统。在曹操晚年居住的洛阳宫,有一座“龙祠”供奉黄老道教。
回到汉初平三年,曹操在青州攻打黄巾军时,收到了黄巾的信。信中说,曹操在济南时,大规模破坏了当地的祭坛。由此可见,曹操并不相信神坛巫法,而是像黄巾军一样,相信“中皇太一”的道教艺术。黄巾军说:“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当曹操劝他不要反对这种命运时,曹操表面上骂了他一顿,却偷偷给黄巾军指路,边进攻边劝他投降。他希望黄巾军能倒向自己。
[img]393250[/img]
果然,虽然黄巾军内部有不同的意见,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黄巾军30万主力投向曹操。黄老道教的共同宗教信仰是曹操与黄巾军合作的基石。曹操死后,曾被他招募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善去”,证明了青州军认可曹操的“黄天”地位。曹丕即位后,建元“黄初”,意为“黄天之初”,也是当时黄老道教“黄天”的认可。
@ 曹操本人的能力,当时的环境,共同的宗教信仰,都是他能编织黄巾军的原因。
曹操和黄巾军之间有很大的仇恨。为什么黄巾军最终能被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