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三朝老伊尹的故事。
伊尹不仅是商朝三朝的老兵,也是商朝的开国功臣。在商朝完整的文字记载中,有伊尹的历史,说明伊尹在商朝起着重要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历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自力更生...七年来,太甲潜入桐城杀死伊尹。这里说伊尹被太甲领兵杀死。
司马迁的《史记》完全不一样。司马迁说:帝太甲已经执政三年了,不明、暴虐、不尊重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把它放在了桐宫。三年来,伊尹一直以行政为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迎帝太甲授予政治。司马迁不仅说伊尹没有被杀,还成了教育太甲改恶从善的贤者。
[img]390028[/img]
司马迁把太甲定位为昏庸无德的暴君,把伊尹吹捧为贤相,让贤相把所谓暴虐的天子囚禁在桐宫,自己当天子。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君臣之道完全不符。臣把君囚禁起来,这显然是造反,篡权,是大逆不道,还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呢?再说,太甲既然是乱德暴君,为什么关了三年就成了修德之君?这根本不符合人性的常识!司马迁没有举出太甲是什么样的暴虐、乱德、不尊汤法的例子,恐怕都是虚假的。
因此,我们不禁怀疑司马迁的讨论。伊尹执政时提倡节用宽民政策,但他自己并不节俭。不管他生前有多奢侈,他死后的坟墓都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他的坟墓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其墓葬结构完全按照王陵建造。想象一下,在生产力低的商代建造这么大的陵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这就是所谓节用宽民吗?
公之于众,伊尹确实是一位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伟大历史人物。他不仅是商初战场上著名的将军,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玩弄权力,驾驭臣民。他生前留下了许多作品,《汉书,艺文志》录有《伊尹五十一篇》、二十七篇《伊尹说》;不幸的是,所有这些作品都丢失了。收集《伊尹书》一卷《玉函山房》。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2万多字丝书中收藏了《伊尹书》64行。这些都是伊尹唯一的作品。
据《竹书年》记载,伊尹篡夺王位后,执政七年。尹七年(公元前1576年)夏天,夏太甲利用朝中大臣庆祝伊尹80岁生日的机会,带领勇士们从桐宫潜回王都,突然杀入宫中杀死伊尹。
伊尹终年80岁,被杀,不善终。《帝王世纪》记载的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多岁,雾三天。显然是伪史,我们不能当真。
[img]390029[/img]
夏王太甲宣布了伊尹篡权的各种罪行,仍然认为他在商朝做出了贡献,并允许他的家人将他的遗体埋葬在伊尹生前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中。他的儿子伊指和伊奋入朝为官,命令伊尹的田地和奴隶分为两部分,兄弟们各有一部分。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禹城县西南魏囚堆村北部。
商朝三朝元老伊尹是怎么死的?是好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