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原本是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说到这里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情节描写非常精彩迷人。现在我们闭上眼睛,脑海中仍然可以看到刘关张站在雪地里的场景。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中,非常简单的“是先主遂诣良,凡三往,乃见”。在其他史料记载中,诸葛亮跑去见刘备,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img]389305[/img]
根据《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曹操已经平定了河北,并立即征服了荆州刘彪,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诸葛亮于是北上(樊城)见到了刘备。刘备不认识诸葛亮。此外,诸葛亮还年轻,没有特别注意他。诸葛亮主动发表讨论,建议将逃往荆州的流民纳入户口,征税,增强实力。刘备开始关注诸葛亮,对待上述客人。
这个记录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如果你遵循这个记录,所谓的“三顾茅庐”是假的吗。一些历史专家也同意这一观点。诸葛亮需要出山帮助别人,不会在家等待;此外,刘备不会亲自来看望一个比自己小20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声也不是很大。那么,三顾茅庐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
证据1:诸葛亮本人曾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卑鄙,三顾臣在草屋”。诸葛亮不会把金贴在脸上。很多人一定知道刘备去见诸葛亮。《出师表》是写给刘禅的。刘禅一定知道是刘备找的诸葛亮还是诸葛亮找的刘备。
证据二:《三国志》的可信度很高,《魏略》和《九州春秋》的可信度不如《三国志》。
证据3:杜甫有两首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作为唐朝人,杜甫从未见过《三国演义》,杜甫的诗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据。
三顾茅庐绝对是真的,但具体情节并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三次才见一次。在《诸葛亮传》中,我们看到的记载是“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好像去了三次才看到一次。事实并非如此,刘备毕竟是一个战斗了半辈子的枭雄,去见一个年轻的读书人,不会两次跑空。不管有多糟糕,你也可以派个人先通知,去三次看不应该是事实。更大的可能是看了三次,讨论了三次。
[img]389306[/img]
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说:“三顾臣在草庐,顾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恩,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儿也没说去了三次才见到,只说去了三次,讨论了天下大事,才出山协助刘备。也有学者认为“三”不仅仅是三次,可能是在诸葛亮家讨论过很多次。但我认为三次应该是三次,诸葛亮和刘备是天作之合,如鱼得水,三次可以确定彼此想找人!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刘备渴望人才,诸葛亮思想清楚。《隆中对》一出,刘备的英雄就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明确的战略规划。诸葛亮找到了一个平台来展示他的抱负。君臣相得,这是一个永恒的故事!谁在乎三顾茅庐的真假?我们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那就是事实!
历史上真正的三顾茅庐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