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鄱阳湖大战期间,朱元璋为何能烧毁陈友谅的战船?

元末,朱元璋统一世界,建立明朝。陈友谅是朱元璋进攻世界时最强大的对手。你一定听说过。

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战争期间,三国故事在当时非常流行。三国时期重要的赤壁战争是三国故事中最辉煌的部分。此外,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当时也出现了。他还见到了陈友谅。

@ 陈友谅应该熟悉三国故事中曹操用铁锁连接大船的故事,最终被周瑜一火烧光战场。

不仅如此,在南宋末年的“崖山海战”中,当南宋将领张世杰退守崖山海面时,他还用铁链连接了整艘船。而这种做法,也让蒙古人追到崖山,用火攻,放火烧船。当船燃烧时,张世杰等人迅速用斧头砍断了铁链。但已经太晚了,一艘船燃烧起来,很快就会导致其他船燃烧起来。整个南宋军队和人民都陷入了火海。在恐慌中,他们不得不跳进海里。这就是被后人广泛赞誉的“十万军民舞海”为南宋殉葬的故事。

当然,陈友谅也很熟悉崖山之战的事迹。

那么,既然陈友谅既熟悉三国故事中的“火烧赤壁”,又熟悉“崖山海战”,为什么陈友谅要用铁链把他的巨舟连接起来,造成朱元璋最终烧掉的悲剧呢?

在我看来,陈友谅之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不是普通的船。

[img]388035[/img]

虽然陈友谅知道朱元璋可能会用火攻击对付他,但他的船不同于“赤壁战争”和“崖山海战”中的船。当时船不是很大,船也很颠簸。如果不用铁链连接,船就站不稳了。

陈友谅不是一艘普通的船,而是一艘巨舟,也被称为建筑船。这艘船有几层楼高,楼上的人说话,楼下的人听不见。这艘船不是为了让它在湖上航行,而是像湖上的一块陆地。

陈友谅认为他不怕火攻。他的军队站在船上,居高临下。虽然朱元璋的船很灵活,但它们只能从下面射箭。他们的船还没有靠近。陈友谅军队射出的箭已经杀死了他们。

在“赤壁之战”和“崖山海战”中,这种高度优势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不是以前的连接方式。

当然,陈友谅知道,如果船用铁链连接,一旦敌人用火攻击,就不容易被烧毁。然而,陈友谅对船舶的连接方式不同于古代船舶的连接方式。陈友谅不是让船平行站立,而是把头和尾连接起来。

首尾连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方便陈友谅的军队增援。据史料记载,陈友谅的船可以在上面跑马。既然可以跑马,自然来来去去都很方便。

陈友谅认为,即使朱元璋在某个地方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他也不必害怕。其他地方的兵力可以立即增援,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朱元璋。

此外,陈友谅的船首尾相连。当陈友谅的船首尾相连时,它延伸了整整十英里长。这样的船不仅方便了军队之间的转移,而且一旦朱元璋用斧头攻击并切断了铁链,那些巨舟也可以自由来来去去。

第三,不是以前的军队。

在陈友谅看来,曹操和张世杰的军队与陈友谅的军队不同。曹操的军队本身就是北方军队,既不熟悉南方的水战,也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当他们来到南方打仗时,他们很弱。用铁链连接船只是为了避免这种弱点。

[img]388036[/img]

张世杰走到了穷途末路。没有办法,所以我不得不用铁链把船连接起来。张世杰这样做并不打算赢得蒙古人,而是想在船上和蒙古人一起死去。

而陈友谅当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在他看来,朱元璋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他认为用铁链连接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最终他还是输了。输了,一是朱元璋各自打破,四处偷袭,让陈友谅顾此失彼。无论如何,陈友谅的船死了,作业面积窄。朱元璋的船队虽小,但很灵活,声东击西,陈友谅根本应付不了。第二,朱元璋坚持用火攻,到处都是火攻。由于攻击面较多,即使陈友谅砍断了船之间的铁链,仍然无法灭火。第三,朱元璋的运气也不错,风刚好吹到陈友谅船的方向,所以陈友谅船很快就烧了。

@ 陈友谅的失败不仅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死板教条。最后,虽然他很强大,但也有悲剧。


鄱阳湖大战期间,朱元璋为何能烧毁陈友谅的战船?鄱阳湖大战期间,朱元璋为何能烧毁陈友谅的战船?

,,,,,,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