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出生于元朝,反抗元朝,在大家的帮助下建立了明朝。历史上,朱元璋的印象不仅仅是出身卑微,草根反击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后,他肆意杀害英雄,这也让大家对他有点冷淡。
历史上,开国英雄被清理过很多次。汉朝刘邦在楚汉争霸时,一口气封了七个不同姓氏的国王。这些国王的结局都是悲惨的,这也创造了开国后清理英雄的先例。要说秦始皇残忍,秦朝成立后没有杀英雄,可见刘邦在这方面没有“人情味”。
[img]386406[/img]
除了汉朝刘邦杀英雄,还有一个朝代,甚至刘邦,即明朝的朱元璋,历史上有34位明朝开国英雄,朱元璋除了30位。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许多英雄死于疾病,如鄂国公常遇春,在南归途中死亡;宣宁侯曹良臣死于北伐等。
然而,朱元璋确实以“不必要”的罪名杀害了他们。例如,永嘉侯朱亮祖因收受贿赂而被朱元璋杀害,以及因傲慢和专横而被剥皮的凉国公蓝玉。问题来了。战功斐然的蓝玉只有傲慢和专横才被朱元璋杀害吗?当然不是。
历史上有记载蓝玉被杀的原因。据说蓝玉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占领了田地。班主任回到朝鲜,因为守城将领没有及时开门,带兵毁关,破门而入,极其猖狂。还有人说它和元朝的妃子有染等等。我不认为朱元璋除掉蓝玉的主要原因。
蓝玉是常遇春的姐夫,也是朱元璋安排给王子朱标的团队。同时,她也是王妃的叔叔。她非常支持王子朱标。因此,她多次与觊觎王位的燕王朱迪作战。由此可见,蓝玉忠于朱元璋和王子朱标。
[img]386407[/img]
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元璋亲自训练的王子朱彪英年早逝。朱元璋对此非常难过和担心。他担心自己已经老了,训练了多年的王子死于疾病。储君的问题将是首要任务,所以他看中了王子朱彪的儿子朱云文。
毕竟蓝玉跟着王子朱彪,还有待考证年轻的朱允炆是否服从。此外,朱元璋对蓝玉有些不安,因为蓝玉战功卓著,手握兵权。为了为朱允炆铺设继位之路,他开始有摆脱蓝玉的想法,但没有立即开始。
朱彪王子死于洪武25年(公元1392年),而蓝玉则死于洪武26年(1393年)。这一年,朱元璋正在努力杀蓝玉吗?当然不是。这段时间是收集蓝玉的罪证,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骄傲霸道。就连蓝玉和元朝妃子的关系也不一般。最后蓝玉被剥皮了,结局很惨。
有人可能会问,朱元璋分封了许多藩王,藩王越来越强大,尤其是燕王朱迪和金王朱迪。他们不仅逐渐变得强大,而且觊觎王位,这对朱云文的继承构成了更大的威胁。为什么朱元璋不留下蓝玉这样的未来来来限制各种藩王呢?
[img]386408[/img]
这需要提到的是,朱元璋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首先,如果蓝玉和其他人协助朱云文的变数太多,朱元璋担心蓝玉和其他人会在他死后取代朱云文。这个结果很可能会出现。
@ 各行各业的藩王都是朱允邈的叔叔,他有家庭关系。有一定概率,他不会为难朱允邈。退一步说,即使他为难朱允邈,他也会为明朝的朱姓而战。那么,如果不除了蓝玉之类的人,那么明朝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名字了。
@ 朱元璋杀蓝玉的导火线是朱彪王子去世。他死后,没有人能限制蓝玉,所以他摆脱了蓝玉。我不得不说朱元璋真的够残忍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元璋除掉了英雄,只是为了保住明朝是朱家的世界。与朱家的后代相比,他并不太在意。
据说朱迪成功发动“靖难之战”后,朱元璋早就预料到有一天,他死后会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秘密盒子,里面有秘密地图和一套和尚,让他逃离秘密道路。只要蓝玉这样的开国英雄消失了,不管秘密盒子是否打开,明朝还是姓朱。
明朝建立了多功臣,但元璋起疑心
太子朱标早逝,其子允炆变成了宝藏
蓝玉北征功劳大,不怕飞扬霸道
太祖平日多思考,权衡利弊,杀功老人
首先,他被惩罚廖永忠,然后处理胡唯庸
算盘不太好,燕王取代了建文帝
为什么朱元璋杀了蓝玉?仅仅因为他傲慢霸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