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时期曹家人才辈出,为什么最后存在感这么低?

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的魏国,后世史学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三国演义》从蜀国的角度展开。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蜀国的人物和故事。但主题毕竟是三国。曹魏是除蜀汉以外戏份最多的国家。至于孙吴,可以用酱油来形容。自曹操刺董以来,曹家一直活跃在东汉末期。直到三国末期,为什么人才辈出的曹家最终存在感这么低?

曹操去世后,他把王位传给了长子曹丕。不久之后,曹丕“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禅,让蜀国成立。不幸的是,曹丕在位仅六年后就去世了。从那时起,司马懿开始掌管曹魏,司马氏开始了“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局面。在三国中,蜀国与曹家作战,而不是赢得汉朝世界的人。三国后期,曹家的权力逐渐被边缘化,存在感自然较低。

[img]386610[/img]

曹家在真实历史上传了多少代?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没有太大区别。从曹丕建立魏国到司马炎夺取曹家政权,传承了五代君主。

君主替代顺序:魏文帝曹丕去世,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此时,曹家逐渐边缘化;曹睿死后,他的养子曹芳继位。早期,将军曹真负责朝政。后来,曹真被司马杀死。从那时起,曹魏的实际控制不是曹家;曹芳去世后,曹尚继位。曹尚即位时很年轻。他还多次想除掉司马。他以失败告终,最终被成济刺死;曹尚死后,司马昭“支持”曹宏继位,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废除曹壮建立晋朝,曹家彻底衰落。从曹丕建立魏国到曹魏消失,共传五帝,存在65年

[img]386611.jpg' />[img]386612.jpg' />[img]386613.jpg' />[img]386614.jpg' />[img]386615[/img]


三国时期曹家人才辈出,为什么最后存在感这么低?三国时期曹家人才辈出,为什么最后存在感这么低?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