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欣继位后,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东晋时期,由于前凉的发展,凉州已成为中国北方士族的聚集地之一。它在战略和经济上都有很高的影响力。因此,在前秦统一局势被破坏后,凉州立即出现了多项分裂政权,处于长期对抗状态。

最常见的时候,凉州有四个政权:南凉、北凉、西凉和后凉。各政权相互约束,使军事战争成为凉州的主旋律。李耀建立的西凉秉承前凉的政治理念,尊重东晋政府为正统,得到了当地士族的广泛支持。虽然李耀多次威胁北伐,但他的行动非常有限。这是一种以攻代守的行为,保证了西凉的稳定。

然而,李耀去世后,继位的李欣与他的父亲不同。他继承了李耀的东伐战略,但行动更直接。他多次主动与沮渠蒙逊作战,但屡战屡败,最终埋葬了西凉的基础。那么李欣为什么选择主动呢?

李耀和李欣统治时期外部环境的变化

李耀建立西凉时,北凉的抑渠蒙逊虽然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南凉军队的威胁,关注凉州收复姑臧城,这让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西部防线。因此,李耀可以多次出兵袭击北凉,而不必承担太大的风险。

然而,当李欣到位时,南凉已经灭亡,姑藏城也落入了抑渠蒙逊手中。随着后秦实力的不断下降,抑渠蒙逊的东线战场压力也有所下降,这使得他能够将精力投入到内政建设和西线战争中。

李欣似乎对外部形势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他对北凉军事实力的假设仍处于李耀的生存阶段。这给了他北凉军队一个脆弱的想法。此外,当李耀在位时,他在酒泉地区建立了屯田,并将大量海外华人迁移到敦煌,这使得这两个城市的经济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这也增加了李欣出兵的信心。

此外,由于西凉政权崇拜中国正统,他一直相对鄙视像抑渠蒙逊这样的胡人。李欣很年轻,不能像李耀那样面对像抑渠蒙逊这样的英雄。因此,他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轻敌情绪。李欣继位后不久,他将他的将军索仙命名为将军和张掖太守。当时,张掖仍在北凉的控制下。这显然是一场积极的挑衅,很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也是李欣掌权后与沮渠蒙逊的第一次战斗。

[img]381676[/img]

张掖古城

当时,郁渠蒙逊要求张掖太守郁渠广宗诈降,引诱敌人深入,伏击西凉军队的行军路线。李欣事先了解到这一情况,带领军队与北凉顽强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沮丧的渠蒙逊看到了李欣鲁莽的一面,但李欣认为北凉军队不够担心,变得越来越轻视敌人,为西凉军队的大败奠定了基础。

李欣对光复凉州的期待

当李耀在位时,他对汉代著名大臣梁非常着迷。他经常提到诸葛亮、张亮等人的伟大成就。他不仅对自己的雄心壮志感到遗憾,还有夺取凉州甚至恢复中原的希望。李耀活着的时候,他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李欣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极其强烈的家国情怀,对开拓领土有着深深的执念。

[img]381677[/img]

李耀非常尊重诸葛亮

对于他们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子孙继承中原正统,深刻理解仁德的意义。然而,由于李欣和其他人在军队中长大,他们对文治的一面没有深刻的理解。相反,他们把发展的意志埋在心里。李浩对李欣的教育也是他当权时积极发动战争的重要原因。虽然这对西凉的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也是敦煌和其他地方的人民在失去酒泉后仍然坚定支持西凉政权的原因之一。

在建立西凉政权的过程中,李震得到了凉州当地士族的全力支持,因此非常尊重士族的意见,保持了相对较好的中央行政秩序。然而,当李欣是一个儿子时,他被赋予了军事力量。长期在军队工作的经历使李欣有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很难采纳别人的意见。

此外,作为第二代统治者,李欣并没有像李耀那样经历过创业阶段,他一直处于很高的地位,这使得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谦虚,很难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李欣多次出征之前,朝鲜大臣们会为陈不应该出战的原因做出贡献,但他们从未扭转过李欣的决定。

与此同时,由于李欣本人长期担任军事将领,他对军队有直接的指挥权,他热衷于亲征。这使得他在没有进一步安排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出出兵的决定,这也是李欣在位期间西凉不断战斗的重要原因。

作为西凉的第二位国主,李欣不同于他的父亲李耀。在西凉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发展自己的内政,而是多次主动与北凉的抑渠蒙逊作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李欣会有这样的选择,作者认为这可能与李欣在军队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关。军事生涯使李欣不太重视政治工作,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他没有看到北梁在获得阿藏后的快速发展,只看到他击败了北梁军队的事实,这使得他很难接受大臣们建议他停止战争。

与此同时,李浩一直用著名大臣和将军的例子来教育他的孩子。在他的影响下,李欣有积极的政治态度,希望从胡人手中恢复失地,这也可能是他坚持主动的重要原因。虽然这种精神值得称赞,但毕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持它,最终只能吞下亡国的苦果。


李欣继位后,为何选择主动出击?李欣继位后,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