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结草是一个来自古代报恩神话的成语,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我们来看看带来的文章。
“衔环结草”是古代两个关于报恩的故事。那么,这两个故事真的发生在历史上吗?
先来看看“衔环”的故事。这个故事记录在吴均的《续齐谐记》中。它讲述了东汉时期的杨宝9岁时,看到一只黄雀在华山北部被一只老鹰啄伤,掉到地上,被一群蚂蚁包围的故事。杨宝可怜黄雀,就把它拿回来,放在盒子里保护。同时给黄雀喂黄花。一个月后,黄雀受伤了,杨宝放飞了。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黄衬衫男孩给他送了四个白环,对他说,他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他的救援。为报答杨宝,将使杨宝的后代品行高洁,并位登三公。
[img]382445[/img]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确实是四代太尉,他们的品德都很高尚。
让我们来看看“结草”的故事。这个故事记录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据说晋国医生魏武子有一个妾,没有儿子,但魏武子非常喜欢他。有一次,魏武子生病了。他对儿子魏颗说,我死后,你嫁给了妾。但后来,当魏武子病得很重时,他对魏颗说,我死后,你应该让妾埋葬我。
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妾埋葬在父亲身上。魏颗说,当他的父亲第一次生病时,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他说的是他的真实想法。后来,当他病得很重时,他胡说八道。因此,当他的儿子时,他只能执行他第一次说的话。
后来,魏颗与秦国将军杜回作战。魏颗输了好几次,正在担心。晚上,魏颗做了一个梦,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了三个字:“草坡。”
魏有一些感觉,天亮后,魏真的把杜回带到了一个草坡上。在战斗中,杜回的军队被草坡上的戒指绑住,无法逃脱。最后,晋军打败了秦军,杜回被魏抓住,晋国赢得了战争。
晚上,魏颗在梦中又见到了白胡子老人。他对魏颗说,他是魏武子妾去世的父亲,感谢魏颗没有让女儿埋葬,@ “结草”来报答他。
这两个故事是真的吗?显然,不可能是真的。“衔环”的故事,一定是后人看到杨宝作为隐士,而他的四代子孙都位居三公,而且品德高尚,附会的故事。“结草”的故事也是魏颗用青草坡打败秦国将军杜回的故事,所以这个故事被艺术夸大了。后来《东周列国志》增加了很多情节,把这个故事演绎成小说,让它传播得更广。
这两个故事的附会和解读取决于“报恩”。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做好事,对他人实施“仁慈”。只要你做好事,传播爱,你将来就会得到回报。换句话说,这仍然是一个宣传因果报应的故事。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两个故事不仅不可能是真实的,而且写作的人也把这两个故事写得很糟糕。遗憾的是,原本有巨大正能量的故事被注入了“因果报应”的糟粕。
[img]382446[/img]
那这两个故事的正能量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需要探索的是杨家良好的家庭传统。杨宝是个隐士,不想名利。杨宝的儿子杨震是个清官。著名的“四知”故事发生在他身上。正是杨宝和杨震父子创造的良好家庭传统,使杨家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如此伟大的政治奇迹。这不够积极吗?为什么要引入“因果报应”的道德警告?
还有一个“环”的故事,实际上是魏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战争策略。魏不能打败秦,所以他把他们引入了草坡。在草坡上,魏已经提前在上面结了很多草绳。魏的晋军知道他可以成功地避开草绳。秦不知道,所以他陷入了陷阱,最终被晋军打败了。
此外,魏的战术打法也被后人充分利用和借鉴。绊马索在古代战场上被多次使用。用绊马索绊倒对方的战马,从而打败敌人,可见其影响深远。
在这里,我们应该总结的是,魏不仅善良,反对埋葬,而且善于思考,能够做出成功的战术安排。魏,一个仁慈、智慧、勇敢的人,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为什么不宣传这些,而是用因果报应的故事来解释这一切呢?
很明显,我们今天值得重新清理和理解这两个故事。
衔环结草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