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皇家联盟来称赞他。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生。他提出的“筑墙、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1
助明开国
说到帮助朱元璋赢得世界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和著名的诸葛亮一样有名。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统一国家刘伯温”。但事实上,在遇到刘伯温之前,朱元璋得到了一位聪明的顾问的指导。这个人是朱生。
直到18年,也就是1358年。29岁的朱元璋率军攻打婺源,但久攻不下。因此,在邓愈将军的推荐下,他亲自拜访了朱生。
这时,朱生快60岁了,停职后隐居讲学已经五年了。本来他不想再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了。然而,他可能被朱元璋对人才的渴望所感动,或者他无法忍受黎族人民继续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或者他突然觉得自己不愿意付出自己的雄心壮志。最后,他加入了朱元璋集团,共谋大业。
一开始,朱生就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慢称王”的九字方针。后来,这九个字被朝代太祖改成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此外,他还说,他最钦佩的顾问是朱生。
“高筑墙”是指巩固基地,加强军事防御建设,不能让敌人轻易攻击自己的基地。
“广积粮”字面意思是多积粮,其实是指发展经济,让自己有足够的钱来支撑经济。
“慢称王”意味着不要过早地称自己为王。毕竟,不是谁先称王,谁就能成为皇帝。更多的时候,他们过早地暴露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陈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当时局不明朗时,他高调发动了农民起义,自力更生为王。因此,他成为了大秦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到了秦军的全力对抗,最终起义失败。
朱元璋以朱升九字方针为基本策略,成功夺取世界,成功建立明朝。
[img]382994[/img]
02
辞官归隐
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将朱升晋升为翰林学院学士、东阁学士、嘉议医生、知制高度称号。朱升成为皇帝的顾问,他将参与军政机密的讨论。
不管怎样,让我们先谈谈翰林学士学位的官方职位!翰林学士学位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官方职位。明清时期,甚至有“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的传统。例如,唐代的张九龄在被任命为首相之前曾担任翰林学士学位。
而且,由于此时朱升已近70岁,年纪很大,朱元璋还给了他不用上朝的特权。
这时,朱生可以说成功了。他工作的大明集团不仅成功上市,而且老板还给了他高管的职位,以及他不用上下班打卡的特权。可以说,每个人都羡慕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裸辞。
朱元璋登基仅一年后,朱升就以自己年纪大了,“祭扫祖坟”为由辞退。
很多人可能会为朱生感到遗憾。如果他不辞职,他可能会成为首相。然而,这只是我们公众的想法。朱生早就明白了朱元璋内心的刻薄和怀疑。在他身边很难保证不会有杀人的灾难。
事实上,也是如此。后来,朱元璋利用“胡卫庸案”废除了宰相制度。明朝以后没有宰相,以前当过宰相的李善长和胡卫庸也没有好结局。他们基本上被毁了。
朱升能够明智地选择自我保护,在于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思考,不断写作,让他洞察世界,看透人心。
[img]382995[/img]
03
出山之前
1299年,朱升出生于安徽省休宁县一个半教半农的家庭。他出生在太阳东升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朱升。我希望他的生活能像太阳一样升起!
我不得不在这里开玩笑说,与朱生的名字相比,朱元璋出生后取的名字太随意了,叫朱重八。据说他的父母是88岁,还是在起义后改为朱元璋。
由此可见,朱生的父母非常重视这个孩子。因此,父母的精心培养对孩子未来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8岁到19岁,朱生都在努力学习。19岁时,他被学者录取,21岁时,他被乡贡进士录取。25岁时,他被授予池州路学正,但他直到52岁才上任。以前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用来写书的。在此期间,他的书包括《墨庄率意录》、《星卦大纲》、《刑统赋解》等。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很多人读得更多啊,为什么只有朱生才能有远见呢?事实上,阅读不仅取决于数量,还取决于质量。有些人似乎读了很多书,但只是为了在朋友圈打卡炫耀,遇到不明白过去,所以你怎么能吸收书中有用的知识呢?
要想活学活用书中的知识,就必须高质量地阅读,多思考书中的内容,千万不要“好读而不求解”。
朱生是一个“好读书”、“求解”的人。他读书的时候会做很多批注,这导致了他后来的作品《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等。
@ 读万卷书要走万里路,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朱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为了写《墨庄率意录》,他不遗余力地到处采访民间好人好事和千古传说,把它们放在现在的专业记者身上;他经常观察星象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占卜技巧,有了《星卦大纲》一书;正是因为有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经验,才有了他的《龙穴阴阳之诀》一书。
朱升如此知识渊博,足智多谋。他什么时候知道朱元璋怀疑自己刻薄的性格?也许是朱元璋登基后,也许是第一眼看到朱元璋的时候。
事实上,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已经平静下来,他也可以成功地撤退。
目前,知识支付非常流行。如果朱生活在当代,能够把他的知识和感受整理成一门课程,我相信它会被每个人抢购一空。也许粉丝们会尽力转发他们的朋友圈!毕竟,他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人。
朱升是如何帮助朱元璋赢得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