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前燕是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强大政权,曾与前秦、东晋三足鼎立,是北方霸主之一。前燕在鼎盛时期压制前秦、东晋,想一举消灭秦晋,统一世界,但最终被前秦摧毁。那么,前燕是如何建立和灭亡的呢?

一、割据辽东

慕容廆(gui)出身鲜卑贵族,后继承父位,成为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见西晋实力雄厚,依附朝廷,成为西晋附庸。元康元年(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中原陷入分裂混战,从此西晋衰落。慕容林迁徙到辽东,学习汉族的技术和文化,打败鲜卑宇文部的入侵,使鲜卑慕容部的实力日益增强,逐渐成为影响辽东局势的重要力量。

西晋末年,幽州也受到战争的影响。朝廷官员互相残杀,给了鲜卑一个机会。永嘉三年(309年),辽东太守庞本杀害了东夷校尉李震,鲜卑部落首领苏连和木津以此为名攻击庞本,掠夺辽东各地。慕容林以西晋朝廷的名义,以西晋朝廷的名义攻击苏联和木津,杀害他们,控制辽东。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瑞在江南建立东晋,慕容林继续以东晋为正统,对抗其他割据政权。慕容林在辽东招贤纳士,重用汉族家族,安抚中原各地的逃亡人民,使辽东各地的人民归属,为前燕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太兴二年(319年),平州刺史崔避对在辽东坐大的慕容云不满,于是与鲜卑宇文部、段部、高句丽联合攻击慕容部。慕容林使用离间计,瓦解宇文部与崔宇等人的联盟,大败宇文部。崔宇等人见宇文部惨败,迅速向慕容和平,使慕容巩固了对辽东的统治。太兴四年(321年),东晋朝廷封慕容林为都督幽州东夷诸军事、骑马将军、平州牧、辽东郡公,加强了慕容林统治辽东的合法性。

二、建立前燕

咸和八年(333年),慕容林病逝,子慕容(huang)继承父位。慕容遵循父亲的政策,继续尊东晋为正统。慕容与兄弟不和,怀疑兄弟,使他的兄弟慕容翰逃跑,他的兄弟慕容仁和慕容昭叛乱。慕容杀慕容昭,与慕容仁争夺辽东。咸康二年(336年),慕容颜率军突袭慕容仁,将其斩杀,重新统一辽东。后来他打败了段部鲜卑,实力更强

[img]377964[/img]

咸康三年(337年),慕容自称燕王,标志着前燕的成立。段部鲜卑继续骚扰前燕,使慕容颜非常愤怒,于是他向后赵称臣,要求赵消灭段部鲜卑。咸康四年(338年)后,赵出兵讨伐段部鲜卑,慕容从后进攻,消灭了段部鲜卑。不久,燕赵反目成仇,后赵继续讨伐前燕,接近燕都棘城。慕容死守棘城,击退后赵,使前燕转危为安。

三、进取中原

虽然前燕击败后赵的入侵,但后赵占据了中原,实力雄厚,对前燕仍有很大威胁。因此,慕容继续对东晋称臣,与东晋联合,对抗后赵。为了让前燕牵制后赵,东晋承认慕容是燕王。为讨伐宇文鲜卑,慕容若派人回流亡宇文部的慕容翰,与他商量壮大前燕。慕容汉建议慕容汉:先消灭高句丽,再消灭宇文部,再图谋中原。慕容认为有道理,采纳。

咸康七年(341年),慕容、定都、龙城,派慕容翰与高句丽作战。咸康八年(342年),慕容翰率军攻克丸都城,大败高句丽,使高句丽实力大大降低,向前燕屈服,不再威胁前燕。建元二年(344年),慕容翰率军讨伐宇文鲜卑,彻底击败宇文鲜卑,为前燕进军中原扫清隐患。后来慕容卿觉得慕容翰功高盖主,于是杀了他。永和二年(346年),前燕又消灭了扶余,势力更强大。

慕容儿四年(348年)去世(jun)即位。不久之后,赵发生了内乱,宗室相互残杀,给了前燕一个机会。赵将领冉闵在永和六年(350年)后建立冉魏,与赵对抗。慕容趁机进攻后,赵夺取幽州,开辟了南下进攻中原的道路。前燕将领慕容恪(慕容易弟)在永和八年(352年)带领军队消灭冉魏,夺取叶城。慕容的野心大增,于是脱离东晋,自立为帝。

四、对抗秦晋

慕容称帝后,积极讨伐段齐、前秦等政权,统一北方。元玺三年(354年),慕容恪击败吕护,夺取河内郡。元玺五年(356年),慕容恪消灭段齐,夺取山东半岛。光寿元年(357年),慕容易迁都叶城,世界进入了前燕、前秦、东晋三强的格局。

光寿两年(358年),东晋攻打前燕,慕容恪不仅击败晋军,还将前燕的领土扩展到河南。光寿三年(359年),东晋再次攻打前燕,晋军再次失败,使前燕夺取河南东部。与此同时,前燕派兵攻打前秦,夺取山西大部分。从此,前燕的实力大幅增强,一举超越东晋和前秦,成为最强大的政权。

慕容多次击败东晋和前秦,野心大增,准备全国努力消灭东晋和前秦,统一世界。但光寿三年(360年),慕容去世,儿子慕容(wei)继位后,前燕放弃了消灭秦晋的计划。因为慕容年轻时,母亲可以全浑太后、叔太宰慕容恪、叔祖父太傅慕容评共同辅政。

五、前燕覆灭

[img]377965[/img]

建熙二年(361年),吕护叛燕,占领野王。慕容恪和弟弟慕容垂围攻吕护,收复野王。与此同时,前燕继续南进攻东晋。建熙六年(365年),前燕夺取洛阳,此后河南大部分为前燕占领。慕容恪八年(367年)去世,但足浑太后和太傅慕容评控制了朝廷权力。不久前秦爆发五公之乱,傅坚诸弟向前燕求助。这是前燕统一北方,消灭前秦的好时机,但慕容评论墙上,看到死亡,使傅坚平静内乱,前燕错过了统一北方的机会。

慕容评为贪财,任用亲信,排除异己,使前燕衰落。建熙十年(369年),桓温率晋军北伐前燕,慕容评迅速向前秦求助,承诺割虎牢关以西的土地作为报答。前秦派军救援前燕,慕容垂率领燕军在方头战役中大败晋军,使桓温惨败逃亡。事后慕容评嫉妒慕容垂功高名显,联合可足浑太后排挤他,迫使慕容垂逃前秦。慕容垂的逃跑使前燕失去了一位名将,这是前燕的巨大损失。

傅坚向前燕索要报酬,但慕容评违背承诺,拒绝割地,给了前秦出兵的理由。面对前秦可能的报复,慕容评不以为意,认为燕强秦弱,傅坚不敢犯罪,于是忽视了对前秦的预防,埋下了前燕灭亡的祸根。不久,傅坚派王猛伐燕,攻克洛阳。秦军在建熙十一年(370年)逼壶关、晋阳。慕容评率军救援壶关,但他害怕王猛,驻扎在六川,不敢前进。慕容评贪财,只会敛财而不体谅士卒,使燕军士气低落。最后,王猛在鹿川大败燕军,使慕容评惨败逃亡。慕容,秦军逼近邺城只好弃城而逃。秦军很快俘获了慕容等人,前燕灭亡。

一般来说,前燕早期依附于东晋,依靠东晋的正统性发展壮大。后来,他利用后赵的内乱,在中原取得进步,面对前秦和东晋,成为强大的政权。然而,前燕后期的政权落入慕容评论的手中。他目光短浅,鄙视前秦,使前燕错过了摧毁前秦的好时机,但被前秦摧毁了。


历史上前燕是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历史上前燕是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通过三次投降实现霸权?
  • 在词典中,依靠三次投降来实现帝国霸权的牛人投降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它表示软弱和失败。人们总是谈论那些宁死不屈、忠于报...

  • 揭秘:南凉国君秃发傉檀对南凉国有什么贡献
  • 秃发是个很独特的姓氏,秃发氏为鲜卑族拓跋部之一支。传说秃发氏先人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为“秃发”,遂以为氏,传至乌孤...

  • 李暠的《述志赋》有何意义?他为何不想当皇帝
  •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

  • 赵皇帝刘聪:为什么一夜之间失去了21个儿子?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间不长的王朝叫前赵王朝。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11月,此时的皇帝是刘聪,晋军将领、盘踞在洛阳的赵固...

  • 慕容冲是第一美皇帝,妖媚入骨 打败强大的前秦傅坚
  •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俊的皇帝,如杨光皇帝、光武帝刘秀、明成祖朱迪和清光绪皇帝。然而,没有人能比得上十六国时期西燕威皇帝...

  • 前秦名臣王猛提倡乱世用重典一年升级五级
  • “关中良相比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在这两句话中,王猛和谢安提到了两个并世而立的人物。把两个人放在一起,也表达了一段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