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楚国勉强能与之抗衡。
战国时期,晋国分为赵、魏、韩三个国家,都是世界七雄之一,也是各有巅峰辉煌的时期。
因此,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说的:“如果晋国不三分,统一世界的伟大事业就不能轮到秦国来完成。”
[img]378390[/img]
这是对的吗?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错觉。
秦国统一世界是大势所趋,与晋国是否三分关系不大。
诚然,赵、魏、韩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但在巅峰时期,赵、魏、韩的国土面积和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春秋时期的晋国。
晋国只是一个以山西为基础的强国。虽然它在河南和河北都有影响力,但它没有决定性和压倒性的力量。
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国,在河北地区搞大发展,可以算是河北地区的强国。
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国,摧毁了位于中原的郑国,可以算是河南地区的强国。
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魏国,不仅在中原站稳了脚跟,还一度把秦国打得缩在函谷关里,不敢出门,可以算是称霸中原和关中的强国。
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我们只能说,赵、魏、韩三国在晋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
如果晋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真的能覆盖河南、河北和关中的一些地区吗?
至少晋国在春秋时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晋国在战国时期就能做到这一点。
[img]378391[/img]
为什么晋国做不到?缺乏机会。
春秋两百多年来,晋国不止一次想西进灭秦,东进灭齐,南下灭楚。
即使你不能摧毁三个大国,你至少应该想办法摧毁中原的许多小国。
但每当晋国准备动手时,其他强国都会有意无意地联合起来,向他发难。
晋国很强,但那只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对手。
如果世界各地的诸侯齐心协力,全心全意地针对晋国,那么晋国无疑是弱势一方。
如果其他强国想出兵统一世界,他们也会享受类似的待遇。
必须注意的是,晋国在整整200年里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不幸的是,晋国的公族实力太弱,世家太强。
@ 即使晋国能得到一些好处,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对世家大族便宜。
说到世家大族,很多人认为晋国分裂是因为这些人不团结。
事实上,晋国的分裂与公族实力弱、世家大族不团结有关,但不一定是强相关。
比如齐国,他们的公族实力也很弱,世家大族也不团结。
但齐国的最终结果是“田氏代齐”,并没有像晋国那样分裂。
@ 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我们都不能简单地从“人”身上找到原因,而是要看客观环境。
[img]378392[/img]
读书的时候喜欢说“革命”,毕竟“我的生命由我不由天”、“人定胜天”。
但这种说法通常是基于某种语言环境,而不是通用的。
努力的意义在于帮助你尽快达到上限,但如果你想突破上限,显然不够努力,时间和运气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秦始皇只有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长大,才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秦始皇和他的太爷秦昭王换个位置怎么办?也许统一六国的是秦昭王。
这是历史环境的大维度,通常由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决定。
为什么晋国会分裂?那个地方靠近中原,各种势力盘踞,自周武王建国以来就一直在乱哄。
为什么齐国不分裂?那个地方原本是东夷人的领土,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如果你不团结起来,你显然无法抵抗来自中原的攻击。
晋国分为两派打内战,仍能压服周边强国;而齐国一旦分为两派打内战,恐怕只会被周边邻居侵蚀。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毕竟燕昭王几乎灭了齐国。
当然,我说的只是因素之一,不是全部。如果我们想把“为什么不分裂”讲得足够透彻,恐怕几万字都解决不了。
进入战国后,原本属于晋国的赵、魏、韩把摊子铺得更大,这显然不是某个国家能做到的。即使那个国家是曾经辉煌了200多年的晋国。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三家分晋,也许只会降低秦国统一六国的难度?
如果晋国没有被三家公司瓜分 秦国还能统一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