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上帝的角度看中国的历史,5000年前后,20多个朝代的起起落落,不难看出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问题”。当这些问题积累到顶峰时,这个国家的寿命就会结束。
[img]376066[/img]
唐朝宦官早有专权,明朝文官、宦官分庭抗礼。这种把皇帝当人的行为,在清朝消失了,甚至不得不把皇帝当祖先。乾隆的一句无心的话说出了真相。
满族八旗开国
@ 清朝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王朝之一,前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关外建立的大金国。
[img]376067[/img]
那一年,努尔哈赤在关外自力更生。随着他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他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和人口。为了更好地管理下属,他建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每一旗都有一个“旗主”。但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管理,下五旗由皇室亲属统治。从八旗的管理层可以看出,这相当于一个“家庭制度”的管理体系。
家族企业有好有坏。好的是,一旦需要战斗,每个人都会非常团结和一致。然而,一旦这个家庭繁荣昌盛,每个人都衣食无忧,就会有内斗,这可以从清朝开国时的情景中看出。
清军入关时,所有士兵只有20万人,即使把家人、仆人算在一起,也只有100多万人。
这么一点兵力,是如何在北京站稳脚跟,镇压当时各方势力的?这与八旗非常团结的军事统治能力密切相关。
当时,北京仍然是汉族人民的土地。满族人作为外国人来统治这片土地。与明朝遗留下来的汉族臣民相比,他们自然更信任在草原上跟随自己的八旗强兵。八旗人并没有让爱新觉罗家族失望,而是镇压了各地,稳定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政治地位。
[img]376068[/img]
@ 清朝统治者不止一次强调“八旗是立国的基础”,维护民族绝对强大的统治特权,重视满族人,轻视汉族人是可以理解的。
这样,文官几乎不可能架空爱新觉罗家族。他们可能在接触爱新觉罗家族之前就被八旗子弟挡在门外。
清朝皇帝的独断专行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帝都有一点霸道的专制主义。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权力的欲望,不允许任何人去探索和挑战。
乾隆曾经说过:“乾纲独断,是本朝的家法。自从皇帝参加考试以来,所有的人都听说过,权力从来没有被伪造过。也就是说,靠近大臣,没有荣辱人,没有生死人。”
从乾隆的话中,我们知道,在清朝统治者的规则中,所有的权利都属于皇帝,皇权几乎可以掌握一切。
作为皇帝,一定要有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不要被别人打扰,更别说听别人的意见了。
[img]376069[/img]
虽然在这样的祖先家法下,身处高位的皇帝容易产生自负的性格,但也避免了许多危害皇权的事情。
从康熙设立南书房到雍正时通过密折制度控制文官集团、设立军事机械办公室,爱新觉罗家族的皇权和君主专制几乎达到了不可动摇的程度。
在这样的权威下,更不用说架空了,其他人说更多的话可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并被指控“窃取皇权”,然后被拖出去处死。
文官们没有“土壤”来取暖,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勇气去挑战皇权。
@ 清朝皇帝的耐心显然比过去朝代的皇帝差。@ 他们几乎无法理解,明朝内阁的文官拿出各种教条对皇帝咄咄逼人。皇帝不仅不怪他,而且纵容和妥协,这在清朝皇帝心中太不可思议了。
[img]376070[/img]
在清朝的皇权制度下,臣子可以有发言权,但只能说。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自己。最后,无论皇帝是否采纳,臣子都不能有任何评价。
03文字狱
虽然几乎所有朝代都有文字犯罪,但清朝发生的数量和规模最大,高发于顺治至乾隆四代君王。
文字狱的诞生实际上是由清朝皇帝衍生出来的,以加强皇权制度。从汉族的传统观念来看,满洲人进入中原是一件翻天覆地的事情。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这么多年,突然被一群外来人口统治和镇压,心中难免会有一颗强烈的排外之心。
因此,一种叫做“反清复明”的思想开始出现在汉族,成文的写作也在民间肆意传播,这也对满族的统治地位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img]376071[/img]
强烈的爱新觉罗家族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因此,我们沿着文字的线索,找出了所有相关的人,从决策到满门,或者杀死三个家庭和九个家庭。
当时,文字狱的实施非常扭曲,几乎可以用“鸡蛋挑骨头”来形容。文人犯罪不需要强有力的证据。只要文字中有一个词需要避免,他们就可以被有意的人大惊小怪。
清代诗人龚自珍曾写过一句话:“避席怕闻文字狱,只为稻梁谋写书。”这意味着,只要当时的学者在聊天中听到“文字狱”这个词,他们就会害怕说不出话来。他们坚持写书只是为了生存,根本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img]376072[/img]
在爱新觉罗家族如此沉重的打击下,文人们过着谨慎的生活,生怕自己不小心被抓住,更不用说形成党派与皇权作斗争了。
不得不说,站在历史末期的清朝皇帝非常善于学习和总结。也许正是在学习了太多以前朝代治理国家的弊端之后,他们总结出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统治方法。
在清朝,不仅没有文官,也没有宦官,更不用说后宫的妃子来扰乱宫殿了。
在绝对权威的统治下,虽然避免了许多亡国事件的出现,但也导致了皇帝的任性和封闭锁定,这可能是清朝开国先驱从未想过的。
明朝皇帝对臣子都低三下四。 为什么清朝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