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高祖刘邦的指挥下,谋士如云,最著名的是张良和陈平,这两个人,在智慧上,在狡猾上,都是一流的高手,无人能及。
但在那个时代,也有一些人,在智慧和狡猾方面,其实并不逊色于张良和陈平,比如项羽的谋士范增,韩信的谋士快通。
范增至少帮助项羽实现了霸权。为什么快通没有帮助韩信实现霸权?
主要问题是韩信。
韩信本人非常聪明、狡猾、自负。他不会像刘邦那样积极采纳顾问的建议。
[img]372621[/img]
一开始,韩信拿下齐地后,被汉王刘邦立为齐王,世界大势发生了变化。
起初,西楚霸王项羽主动向韩信派出说客,说服韩信与项羽达成联盟。你知道,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早年,韩信曾在项羽手下效力。
用韩信的话来说,他根本没有得到项的重视,韩当时的位置也不算太高,但是郎中,言听,不用,根本没用。
因此,项羽竟然主动来到门口与韩信合作,这种待遇变化不是太快了吗?
但是韩信不吃项羽,韩信觉得和项羽混是没有前途的。
就这样,韩信打发了项羽的说客,声称他不会背叛汉王刘邦。
项羽的说客一离开,韩信的谋士奎通就出来了。
[img]372622[/img]
快通告诉韩信,其实你韩信除了在刘邦和项羽之间选择一个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你可以自己出来,既不和项羽混,也不和刘邦混。
这是怎么操作的?
这意味着让刘邦自立为王,成为世界的第三极。
自力更生成为国王后,第一步是向北战斗,击败赵国和燕国,扩大韩信的领土,足以与项羽和韩信站在一起,然后带领士兵进入信阳前线,强迫项羽和刘邦握手。
经过这样的操作,项羽、刘邦、韩信三个,谁也吃不下任何人,就像天平一样,保持平衡,韩信就能三分天下。
在某种程度上,快通的策略仍然是可行的。
[img]372623[/img]
然而,这条路是一条危险的道路。韩信周围的将军都是刘邦的铁杆。韩信的军队也是打着刘邦的旗号招募的。韩信能否真正独立为王还不得而知。一旦他连第一步都走不好,将来就不可能成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信反复思考,还是觉得不够安全,于是婉拒了快通的策略。
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韩信根本不听顾问的话。
韩信临死前,对当年没听快通的话感到遗憾。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淮阴侯传史记》
快通既聪明又狡猾。为什么他不能帮助韩信实现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