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仪是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武卫将军徐楚的儿子。他终于被钟会斩首了。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作为曹操的猛将,徐楚自带领众投曹操以来,一直保护着曹操,一直陪伴着曹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徐楚不仅勇敢,而且多次拯救曹操的生命。因此,他不仅深受曹操的信任,而且受到曹丕和曹睿两代国王的青睐。然而,徐楚的儿子徐仪在随钟砍蜀时被斩首。为什么?
景元三年(262年)冬季,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节假日、都督关中军。第二年秋天,魏出兵伐蜀,其中钟会为主将,10万统兵从斜谷、罗谷进兵,邓艾、诸葛绪分别统兵3万,牵制封锁姜维退路。
钟会作为灭蜀的主力军,以徐楚之子徐仪为先锋,为军队开辟了道路。结果,当钟会经过一座桥时,由于桥突然破了一个洞,马蹄铁掉进了洞里,钟会很生气,毫不顾忌徐仪之父徐楚的成就,并将徐仪斩首。
[img]369803[/img]
事实上,不难理解钟会杀死许仪的原因。你知道,虽然凭借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信任,博学聪明的钟会经常可以干预朝廷事务,但他早年只扮演了一个工作人员的角色。伐蜀之战是他第一次带兵。
虽然钟会已经出名了,但对于军校来说,他们说服的不是这个,而是一个真正有尊严、有实力或杰出成就的指挥官。因此,第一次统一军队的钟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声望。结果,徐毅碰巧撞上了枪口,成为了一只“鸡”的榜样。
[img]369804[/img]
那为什么钟会用许仪开刀呢?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
1.许仪有足够的分量。既然钟会想通过杀人立威,那么被杀的人一定不能是无名之辈,否则根本起不到立威的作用,许仪无疑符合这个条件。
从历史资料中关于徐仪的几笔记载来看,徐仪本人的才华应该极其有限,地位不高,功劳也不大,但他的父亲徐楚却真的很厉害。从官到武卫将军、爵封牟乡侯的徐楚,不仅长期领导宫廷禁军,而且历史上还有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他在曹魏内部地位很高,在军队中也很有名。因此,杀死徐仪就足够重了。
[img]369805[/img]
2.徐仪不属于自己的派系。自魏明帝曹睿以来,司马氏开始迅速崛起,并在“高平陵之变”后全面夺取军政权力。然而,正是因为徐楚本人深受曹的信任,徐仪很难融入司马氏派系,徐仪一直很难重用,这可能与此有关。
与此同时,钟会本因司马师的欣赏而被重用。他长期担任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工作人员,深受司马师和司马昭的青睐。此外,在伐蜀问题上,当所有大臣都表示反对时,钟会坚决支持司马昭的决定,因此钟会无疑是司马氏的直系。对司马来说,曹的老大臣是压制的对象,所以钟会杀许仪符合司马的利益,自然不会造成不利后果。
[img]369806[/img]
3.许仪与朝中的牵连较少。徐楚之能受到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青睐,除了他的忠诚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始终恪守自己的职责。比如“汉中之战”后,曹操回到洛阳,曹仁从荆州来朝拜。当时曹操还在卧室里。曹仁见许楚守在殿外,就邀请他到旁边的偏室聊天等待。你知道,曹仁是曹操非常信任的宗族将领。结果,徐楚认为内臣不应该与外臣密切接触,直接说“魏王快出来了”,然后转身回到了大厅。
徐楚的性格当然可以让他赢得国王的信任,但这种行为风格也带来了一个主要的缺点,那就是与朝廷的文武关系浅薄,不仅没有私人关系,甚至可能冒犯很多人。正因为如此,徐毅可以说在朝廷没有背景,杀死他不会引起朝臣对自己的攻击。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徐仪不属于司马氏派系,父亲的关系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不会涉及太多的朝鲜势力,徐仪才成为合格的杀人对象。更重要的是,徐仪确实违反了军法,杀了他是名副其实的。结果,徐仪成了当时用来立威的倒霉蛋。
为什么许仪作为猛将徐楚之子被钟会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