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13年(1874年)10月,同治痤疮。阿鲁特非常焦虑,立即带领六宫供奉“粉刺娘娘”,为皇帝祈祷。11月,天花已经耗尽,但余毒尚未清除。由于余毒侵入经络,同治病情急剧下降,腰部肿胀、溃疡甚至脓肿。
在这种情况下,阿鲁特突破慈禧的阻碍,去看望重病同治,不顾脏臭擦脓血。看到奄奄一息的皇帝,她心如刀割,不自觉地泪流满面,倾诉独居宫中,遭受虐待。同治强打精神安慰她:“你暂时忍耐,总有出头之日。“没想到这句话被慈禧布置在宫中的耳目听到,立即向慈禧汇报。慈禧勃然大怒,闯入暖阁,拉着阿鲁特的头发,一边往外拉,一边痛打,威胁要指责皇后。
棍子的责任是惩罚太监和宫女的一种手段。慈禧的举动显然是侮辱阿鲁特。看着病床上的同治们,他们既惊讶又愤怒。他们很生气。他们晕倒了。宫殿突然变得一团糟,慈禧没有对女王动刑。在惊吓下,同治的病情更严重了一点。同年12月5日,同治去世,年满19岁。14天后,这两位宫女发布了一项旨令,将阿鲁特命名为嘉顺女王。
阿鲁特氏于光绪元年(1875)2月20日去世,年仅22岁,距同治去世仅75日。至于阿鲁特的死因,官方说法是皇后太悲伤,太沮丧,甚至死于疾病。这句话含糊不清,有许多可疑之处,阿鲁特年轻,只有22岁,平时身体健康,怎么会突然死去?于是阿鲁特自杀的传闻在民间传开,有人说她吞金而死,有人说她吞鸦片而死,也有人说她服毒而死。
[img]364596[/img]
不管是什么样的死法,都属于自杀。同治死后,阿鲁特在宫中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危险。在慈禧的指示下,同治的表弟被称为皇帝,即光绪。这样,她的地位就特别尴尬了。她既不是女王也不是女王。她教她在哪里?
据说阿鲁特的父亲崇奇试探性地问慈禧如何安置皇后。慈禧冷冷地回答说:“你可以和皇帝一起去。”这意味着女王被埋葬了。崇奇惊呆了,但她只能这样做。碰巧阿鲁特写了一张纸条,问她父亲该怎么办。崇奇痛苦地在纸条上写了一个“死”字。
至于慈禧为什么要把阿鲁特氏逼上绝路,民间还有很多说法。有人说阿鲁特是郑亲王端华的孙女,端华是慈禧的政敌,所以慈禧恨阿鲁特。还有人说阿鲁特怀孕了,慈禧怕生皇子,立为新皇帝。阿鲁特成了皇太后,他不能听政治的话。还有人说,同治临死前,写了遗诏立储。慈禧私下烧毁了遗诏,为自己的权力建立了自己的意图。她担心阿鲁特氏会揭露这个秘密,所以她想治愈她。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是怎么死的?和慈禧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