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成功抵抗曹军的大规模入侵后,于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2月发动了第四次北伐。除了魏燕、高翔、吴班、王平等蜀汉精英外,他还派李燕、马忠等人负责军队的粮草供应。北伐军队势力雄厚,沿着与第一次北伐几乎相同的路线进入曹魏西北地区。
[img]360713' />
战争开始时,曹魏西北地区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司马曹真病逝。原本负责东南战线的将军司马懿奉命调到西北指挥战争,这也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场较量。
[img]360714[/img]
曹魏军队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非常奇怪。从战争开始的那一刻起,左将军张和的观点与司马懿完全不同。虽然司马懿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他发现自己一直落后于诸葛亮,并从祁山堡和上营的一系列部署中被牵着鼻子走。
[img]360715' />
当诸葛亮再次放弃围攻上营,带领部门撤退到西县时,司马懿完全困惑,无法理解诸葛亮的真实意图。虽然随后,他不仅急于发动进攻,而且不得不坚守营地,闭门不战,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被西北重要将军嘲笑为害怕敌人。
[img]360716[/img]
司马懿作为三国后期罕见的军事天才,在与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中,显然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作战特点和风格。他采取了最安全的方法。然而,以张和为首的曹魏将军认为这是司马懿对敌人的恐惧,并多次公开表达不满,最终迫使司马懿放弃立场,服从将军的意见,命令张和率领部门攻击王平,他与诸葛亮展开了决战,诸葛亮的目的终于实现了。
[img]360717' />
接下来,祁山与西城的战争同时进行,诸葛亮的军队都取得了胜利。蜀汉精英无当飞军阻止了张和的疯狂进攻。张和不仅无法应付司马懿,而且被拖死。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以前者的胜利告终。曹军有3000多名士兵死亡,玄凯损失了5000多套,战场上丢失了3100多只弩。
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非常奇怪。蜀汉军队突然撤退,司马懿正常命令追击,张和反对。这一次,司马懿不仅态度强硬,还命令张和率领部门追击。最终的结果是,张和在木门遭到诸葛亮的伏击。曹魏的著名将军常年在西北作战,这让刘备和诸葛亮非常害怕。
从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抗来看,司马懿的战术非常谨慎,但当诸葛亮撤退时,他贸然下令追击,这让人们对他的真正动机感到非常困惑。司马懿是否缺乏经验,或者是否通过诸葛亮的手摆脱张合来完全控制西北曹军,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这场意想不到的胜利帮助了司马懿,使他真正控制了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