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魏明帝,字元仲,曹魏帝国第二任皇帝。
在位期间,他努力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改革了刑法,兴利除弊;
司马家族当时无法控制朝政,抵御外敌,稳定边疆。
《三国志》记载:
曹睿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生母是甄皇后。
甄皇后,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原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
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婆婆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占冀州叶城,袁家所有妇女均被掠夺。
甄氏作为战利品,被曹丕掠夺,成为他的妾,先后生下儿子曹睿,女儿东乡公主曹氏。
景初三年(239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曹睿去世时,三十六岁。
据此,其出生年份在建安九年(204年)。
[img]359294[/img]
所以问题来了!
建安九年八月,曹丕纳甄氏为妾。四个月后,他怎么能生儿子?
也就是说,如果曹睿真的是曹丕的儿子,他应该至早出生在建安十年(205年)。
南宋历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解释说:“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
曹操在建安九年八月攻占邺城,曹丕纳甄氏为妾。曹睿应该出生在建安十年,不是三十六岁,而是三十五岁。
晚清学者冒鹤亭在《罪斋日记》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明帝是袁氏血胤。”
他认为魏明帝曹睿应该是袁熙的骨血,也就是甄氏怀孕的时候,被曹丕纳为妾。
甄氏后来惹怒了曹丕,被赐死。曹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确定为王子。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继任魏王,封曹睿为齐公,次年封平原王。
甄氏死后,曹睿被贬为平原侯。
《魏略》记载:
曹丕命令曹睿奉养郭皇后,因为郭皇后没有儿子。
曹睿的母亲不得善终,对父亲曹丕非常不满。
曹丕也注意到曹睿心存怨恨,于是打算立徐姬的儿子曹礼为王子。
曹睿得知消息后,开始恭敬小心地为郭皇后服务,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孝敬郭皇后,郭皇后对养子非常满意。
在郭皇后的支持下,曹丕终于改变了主意。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危之际,二十三岁的长子曹睿正式登记为王子。
第二天,曹丕病逝,曹睿即位。
也就是说,曹睿只当了一天皇太子。
由此可见,曹丕对立谁为继承人一直犹豫不决。
曹丕有十个儿子,但大多早逝或年轻。此外,曹丕意识到自己晚年冤枉了甄氏,也许是为了补偿甄氏,并在他留下来的时候确立了曹睿作为继承人。
揭秘:魏明帝曹睿是曹丕的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