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文成公主进入西藏,很多人会想到历史教科书中慷慨的公主,为了唐朝和吐蕃的未来,坚决离开家乡到吐蕃公主,在吐蕃,她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和尊重,得到了丈夫的爱和支持,在吐蕃平静幸福的生活。
[img]358289[/img]
这个故事的结局像童话一样美丽,但我们都知道生活没有童话那么美好。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只是一种期待,历史上真正的文成公主也是如此。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不同,她的生活是坎坷和曲折的,她不得不假装疯狂和愚蠢,以便在晚年生存。
首先,文成公主只有公主的名字,没有公主的真实性。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的家族女性。历史书中没有记载她的家庭。她猜测她的父亲是江夏县国王李道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年仅花季,她突然被封为公主,但不是她受到皇后的喜爱,而是她不得不“提及”自己的身份,以便与亲戚亲近。
们只看到文成公主入藏几十年,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却总是忽略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自贞观八年(634)以来,17岁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开始派大使到唐朝娶公主,但唐太宗李世民拒绝了。一方面,唐太宗周围没有合适的家庭主妇。另一方面,唐太宗也知道,和亲并不是维持双方稳定关系的最佳方式。
[img]358290[/img]
贞观十二年(638),松赞干布出兵打败多个少数民族部落(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直接逼近唐代松州(今四川松潘),威胁要不亲近就带领军队攻打唐朝。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但连年与少数民族部落的战争也让唐朝显得有些疲惫。此外,松赞干布现在在家里大喊大叫。唐朝没有理由不战而退。因此,唐太宗派将军牛进达率领唐军的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
松赞干布心里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能和唐朝竞争。他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和亲。即使他输了,他还是派了一个关于薛禄东赞与5200枚黄金和其他相同数量的珍宝再次结婚的大论。可以说,这是一场沉重的聘礼。唐太宗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有战略”的年轻统治者。他知道这样的战争毫无价值。最好用和亲换取双方的和谐共处。
就这样,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十五,刚当上公主名字的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朝廷命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一行人从长安出发,经过西宁,翻天覆地,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松赞干布带领部长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文成公主,参观李道宗,行儿子的礼物,然后和文成公主一起返逻(今拉萨)。
从那以后,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启了唐番交好的新时代。唐太宗结婚时,为文成公主安排了大量嫁妆,包括各种古籍,包括医学、农业和佛教。单从这个嫁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唐朝对这个远嫁公主附属国的支持和帮助。
[img]358291[/img]
虽然文成公主是女王,但她并没有得到同样数量的青睐。毕竟,松赞干布有七个妻子,没有包括那些没有名字的妾。就像唐太宗明白和亲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两国关系一样,松赞干布的雄心绝不是一个只有公主名字的公主才能满足的。仅仅因为唐朝的强大力量,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很好。
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9年多,但文成公主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和半个女儿,这让人们猜测这是否也是政治游戏的结果。九年后,她丈夫松赞干布的去世使文成公主的地位更加尴尬。虽然人们喜欢她,但这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她一个人,没有力量,却要面对松赞干布众多妻妾的排斥甚至迫害。无奈之下,我不得不全身心投入佛教,保护自己不卷入任何纠纷。
[img]358292[/img]
但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威胁。随着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好坏,唐代公主身份带来的尴尬越来越受到赞扬。据说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假装疯狂。
在永隆的第一年(680),文成公主死于天花板。吐蕃王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唐朝派遣使者到吐蕃祭祀她。拉萨至今仍保存着1300多年来人为纪念她的雕像。
[img]358293[/img]
历史上和亲公主数不胜数,但文成公主的故事却是其中最著名的。她的名声不是因为她的经历和其他公主不一样,而是因为她的选择令人钦佩。一个年轻的女孩离开了家乡,遭受了恐惧和迫害,但她坚定地履行了吐蕃王后的责任,为吐蕃的开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文成公主,即使不把自己活成童话里足够的公主,也会把自己活成人们眼中的女王。
文成公主入藏后,真的是夫妻恩爱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文成公主能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