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带你去追求历史上真正的方孝茹,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方孝茹,自希直,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宁海。明初以儒家思想闻名,从小就“性格敏感”。十几岁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好学成瘾的人,“读书十行俱下,眼积寸许”。明清时期的儒生都把他们尊为“正学”和“读书种子”。
关于明初的学术演变,在《明史》中有明确的记载:“明初诸儒,都是朱子门人的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顺然。”
方的父亲方克勤是当时浙东成朱理学复兴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方受家学影响深远,二十岁时拜明代大儒宋连为师。在宋连门下学习的三年里,方忘记了吃饭睡觉,努力学习,被宋连称为“孤凤凰”。他说:
“晚天台方生希直,他也很端庄,不迁于物。英瑞有蜡烛的理由。间发为文,如水涌而出。在喧哗的百鸟中,看到这只孤凤凰,云胡不喜欢!”
从宋连的话中不难看出,他非常喜欢方孝茹,认为他能够理解儒家思想,不会被外部事物所移动。甚至把他比作“孤独的凤凰”,把其他弟子比作百鸟,以赞扬他的杰出成就。由此可见,他的才华和英雄精神受到了儒家领袖宋连的赞扬。年轻的方孝茹立刻成为明朝士子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img]356512[/img]
但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儒生,终于遭受了深刻的打击,让他体验到了政治的残酷。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方克勤和他的导师宋连的冤死!这两个人都死在了不必要的案件中。
洪武九年,他的父亲克勤死于“空印案”;洪武十四年,导师宋连死于“胡卫庸案”。亲身经历大规模残忍不合理的血腥杀戮,让方孝茹对明朝的现实政治非常不满。自洪武十三年以来,方孝孺一直致力于在家乡学习。在十多年的家庭学习中,方孝茹冷静地分析了明初的政治现状,并写了许多著名的文章,得到了大多数士人的认可。
[img]356513[/img]
15年和25年,洪武两次被任命为朝廷官员,但朱元璋不同意政治观点,仅在洪武25年时就被授予汉中教授。建文帝朱允琏继位后,方孝孺被重用,并被授予翰林侍讲。第二年,他被提升为诗歌学士学位,
建文帝非常依赖方孝茹,所有国家重大政事都要问他。建文帝非常喜欢读书。每当他遇到困难的问题,他都会打电话给他解释。@ 朱允羲在朝廷上与百官商量国事,决定群臣面议能否实施时,朱允羲有时会让方孝茹在屏幕前收回文件。
建文四年后,燕王朱迪率领军队突破南京。建文皇帝不知所措,方孝茹的“君行道”梦想破灭,于是要求朱迪处死。值得一提的是,在朱迪突破南京城的那一天,他没有逃脱,也没有下降,并公开为建文皇帝服丧。朱迪知道方孝茹是一个罕见的人才,所以他想接受它并自己使用,但他们都被方孝茹严厉拒绝了。
后来朱迪逼他起草登基诏书。朱迪没想到的是,方不仅不服从,还骂朱迪“贼篡位”,于是朱迪恼羞成怒,下令杀了他的十族,总共杀了873人。
就这样,朱棣的屠刀下,一代大儒方孝茹惨死!真的很尴尬!
谁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灭十族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