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荀子不忠于汉朝吗? 为什么荀迅不投奔刘备?

很多人不了解荀子和曹操,

东汉末年,虽然汉朝衰落,诸侯分裂,争夺中原,但仍有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等文臣忠于汉朝,致力于帮助汉朝。刘备与曹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以实现这一目标。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先后北伐中原五次,最终在公元234年积劳成病,死于五丈原。除了蜀汉势力,曹魏阵营自然有忠于汉朝的力量,比如被曹操下令杀害的孔融,以及曾秘密谋杀曹操的董成。正是这些汉族力量的存在,成为曹操最终没有称帝的原因之一。

[img]354712[/img]

当然,作为曹操手下的心腹谋士,荀子对汉朝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荀彧(xúnyù)(163-212年),字文若。颍川县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对于荀子来说,他忠于汉朝,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疏远打压。最后,公元212年,荀子郁郁寡欢。所以,问题来了,荀子既然忠于汉朝,为什么一直辅助曹操而不是投奔刘备?换句话说,为什么两个立场一致的人没有走到一起?

@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于迅原本是曹操信任的谋士,他们的关系可以和刘备、诸葛亮相提并论。初平二年(191年),于迅离开袁绍投曹操。曹操看到于迅来投,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子房!”于是于迅是其他司马,于迅29岁。

陈寿在《三国志·卷十》中记载:十七年来,董昭等称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迅。于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承忠诚之诚,守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适合这样。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于劳军于乔,因频留于,以依中光禄大夫为节。太祖军至助须,于疾留寿春,以忧死,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

公元212年,当曹操准备称魏公时,尽管曹操的下属基本上同意了这一点。然而,于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曹操应该被称为魏公。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操感到不安,最终导致了于迅对死亡的担忧。

在于迅看来,曹操称魏公无疑暴露了他篡夺甚至取代东汉王朝的野心。在汉代历史上,公爵并不容易授予,也就是说,一般的文臣和将军,即使他们做出了更多的贡献,通常也只是一个侯爵。@ 大家熟悉的著名将军李光,一生都在为侯爵而努力。然而,李光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愿望。

[img]354713[/img]

西汉末年,王莽先称安汉公,后以安汉公为基础,结束了西汉的历史。在王莽之后,东汉历史上的文臣武将基本上没有被称为公爵。所以,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自然想成为第二个王莽。在此基础上,曹操和荀子也有分歧,从而分道扬镳。然而,迅迅虽然心怀汉室,却没有帮助刘备。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荀子投奔曹操时,还不知道刘备是谁?早在公元191年,迅迅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当时,刘备依附于青州刺史田楷,显然并不出名。@ 无论刘备当时是否打着帮助汉朝的旗号,于迅都不可能去刘备那里。首先,刘备不出名。第二,刘备在实力上无法与曹操相比,即不能高估顾问的作用。即使于迅来到刘备身边,也未必能帮助刘备在中原崛起。@ 后来,北宋大臣司马光也解释了荀子的选择。东汉末年,天下乱七八糟。荀子除了辅助曹操,没有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曹操早期忠于汉朝,即曹操不仅帮助汉献帝刘协挽回了天子的尊严,还以东汉王朝的名义征服了世界。而且,在衣带诏事件爆发之前,曹操也非常尊重皇帝。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特别是在消灭吕布、袁术、袁绍等诸侯后,曹操的心态逐渐改变,也就是说,他逐渐有了一颗不臣之心。在这方面,在作者看来,在南北战争的过程中,曹操显然意识到汉朝不能支持,只有取而代之,才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

然而,曹操和荀子在对汉朝的态度上曾经是一致的,这也是他们并肩作战的重要原因。与曹操相对应的是,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一直没有帮助汉朝的野心。就刘备而言,他没有实力帮助汉朝。例如,195年徐州牧陶谦去世后,刘备能够掌管徐州,成为割据方的诸侯。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公元196年,吕布来到徐州后,刘备好心收留,没想到吕布恩将仇报,夺取了徐州之地。此后,刘备和吕布围绕徐州展开了长期的较量。公元198年,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败后,独自逃跑,投奔曹操,自然很尴尬。所以,很明显,当时连家人都没能保护好的刘备,又怎么能得到迅迅的追随呢?

[img]354714[/img]

@ 刘备是东汉末年诸侯中的后起之秀。直到荀琏去世,也就是公元212年,刘备仍然只有荆州几个县的领土,这与曹操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也就是说,在整体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作为一名顾问,他自然会考虑好家禽选择木材和栖息地,也就是说,虽然刘备忠于汉朝,但刘备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力拯救汉朝。此外,如果刘备和曹操换了位置,他可能无法消灭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也就是说,他无法结束中原诸侯的分离。于迅出生于颍川县,自然希望中原能尽快稳定下来。

[img]354715[/img]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于迅的家庭基本上是在曹操的控制下,这促使他们不能离开曹操,转向刘备,这将给他们的家庭带来灾难。例如,荀子于公元212年去世时,侄子荀攸仍在曹操的指挥下。如迅迅去投奔刘备,荀攸等人自然会被牵连,这是迅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荀子去世后,曹操并没有为难荀子的后人,比如他的儿子继续在曹魏担任官职。综上所述,在汉末三国时期,荀子和刘备之间没有交集。


荀子不忠于汉朝吗? 为什么荀迅不投奔刘备?荀子不忠于汉朝吗? 为什么荀迅不投奔刘备?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