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欣改名,让我们先谈谈什么是“预言”。预言是秦汉时期巫师和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言。预言在先秦和汉朝非常流行。秦始皇时期最著名的是“祖龙今年会死”和“秦人死亡,胡也死亡”,这两个预言也对秦始皇的生活和秦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img]355380[/img]
事实上,在两汉之交时,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预言纬度理论作品《河图赤伏符》,其中最著名的是“刘秀发兵不捕,四夷聚龙斗野,四七时火为主”。为什么这句话很有名?这关系到王莽的新朝灭亡和东汉王朝的建立。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个著名的预言吗?
“刘秀发兵捕无道”,意思是指一个叫刘秀的人会带兵劫持无道昏君王莽。
“四夷云集龙斗野”,四方少数民族纷纷起兵叛乱,有识之士纷纷起兵反抗,一时间群雄争霸。
“四七时火为主”,这半句话对现代人来说可以说是整个预言中最令人费解的。根据小佛寻找的信息,“四七”指的是第四个七十年。根据五行理论,人们认为秦是水德,刘邦在汉朝取代了周朝的火德。汉武帝在位期间取“土克水”,将汉朝改为土德,西汉末年再次改为火。这半句话是指汉朝建立的第四个七十年。结合当时王莽篡位的现实,原本衰落的汉朝将重新复兴。
[img]355381[/img]
整句预言暗示新朝即将大乱,最终走向灭亡,刘姓再次登上地位,而这个人恰好是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登基时,引用了许多“赤伏符”语言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但仍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句预言中的刘秀不是指汉光武帝刘秀,而是指刘欣改名为刘秀的西汉末期经济学家和官员。这句话的来源不是今天的网络,而是几千年前:
《汉书》云:新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刘秀发被捕,四夷聚龙斗野,四七时火为主”,所以(刘欣)改名,几乎有趣。《汉纪》云:首先,新依预言改名秀。唐代李贤注《汉书》云:刘欣以哀帝建平元年改名秀,字英叔,冀应符命。
事实上,刘欣改名为刘秀,不是为了实现预言,更不用说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而是为了避免皇帝的名字。
[img]355382[/img]
二年三月,成帝在未央宫崩溃,次月丙午,汉哀帝刘欣继位。在古代,禁忌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常见的是禁忌皇帝的名字,禁忌父母和长辈的名字,尤其是皇帝的名字,不仅生活在当时的人需要禁忌,甚至死者被提及也需要禁忌。哀帝刘欣继位时,刘欣早已跟随父亲进入天禄阁,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是一名正经官员。皇帝继位,大臣刘欣为了自己的未来命运,立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由此可见,刘欣的更名与赤伏符无关。
虽然刘欣的改名与预言无关,但有人认为他的死与“刘秀”这个名字有很大关系。
刘欣和王莽一开始关系很好。后来,王莽继承了王位。刘欣被委以重任,担任右曹太中医生。新王朝并不稳定。既有西汉皇室的不满,也有人因为新政难以生存而被迫走上起义之路。王莽也知道,“刘秀发不能被捕,四夷聚集在龙斗野,四七时火为主”。事实上,这件事有点像他心中的一根刺,并为刘欣改名为刘秀做好了准备。
[img]355383[/img]
地皇三年(23年,王莽在位的最后一年),刘欣试图杀死王莽,但事情被揭露,最后只能选择自杀。据说刘欣的死其实是王莽先开始的,除了“刘秀”。
参考资料:汉书;考辨赤伏符
刘欣改名为刘秀是怎么回事 刘欣改名的说法是源网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