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也是安厘王的异母弟。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县),被称为信陵君。生年未知,死于安厘王34年(公元前243年)。《史记·魏公子传》记载:公子对士人谦虚,礼貌相待,不敢为财富骄傲。所以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找他,以至于有3000名食客。
有一次,公子正和魏王波,得到赵兵将寇北境举起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想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公子拦阻说:“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交谈。但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意再博。不久,据北方报道,赵王正在打猎,而不是入侵。魏王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能听到赵王的秘密,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我能知道。”
[img]355306[/img]
魏国有一个隐居的人,叫侯嬴,70岁,因家贫,是大梁夷门的守门员。公子去看望侯生,想给他一份厚礼。他拒绝接受,说:“我修身洁行了几十年,不能贫穷而接受你的财产。“公子设宴会的客人都坐好了,他带着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座位,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不谦虚,径直上车,坐在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上。公子亲自抱着马缰,越来越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里为屠夫,希望委屈你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把车引到市里,侯生下了车,见到了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侧目窥视公子的脸色,故意久立,与朋友交谈。公子的颜色越来越温和。这时,魏国将相宗室的客人满堂,等着公子回来喝酒。市民们看见公子手里拿着缰绳等着。公子的随从都偷偷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总是面无表情,便告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一一介绍给宾客,称赞侯生,并站起来为侯生敬酒。所有的客人都很惊讶。从此,侯生成了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拜访的屠夫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但朱亥从未感谢过。
[img]355307[/img]
公元前266年,范遂为秦相之后,秦昭王想为他报仇。魏相魏齐曾被迫逃离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到秦,软禁他,派使者对赵王说:“不送魏齐的头,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于卿解赵相印和魏齐逃到大梁,想通过信陵君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决,问门客:“虞卿是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边说:“虞卿穿草鞋,戴帽子,从远处到赵。一见赵王,给白璧一双,黄金百益。再见,拜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此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比虞卿穷,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加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也不容易!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乡下迎接虞卿、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一开始对他有困难,怒而自己。赵王终于取魏齐头给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img]355308[/img]
信陵君的妹妹是赵国平原君的妻子。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助,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家很快就被攻下了,谁敢救赵,等到赵破了就先打谁。魏王的恐惧使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不断向魏求助,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的崇高义气,现在邯郸危在旦夕,魏国救兵不来。即使公子轻易抛弃我,难道他也不怜惜你妹妹吗?“信陵君为此非常担心,多次要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方式劝说,魏王一直不听。据估计,魏王拒绝派兵救赵,于是决定带100多辆车骑赵,与秦军拼搏。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鼓励,我老了不能跟着。“公子已经行数了,总觉得不开心,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要死了,他为什么不一言半辞地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你的行动似乎是用肉喂饿虎。侯生支开别人,悄悄地对公子说:“我听说魏王的卧室里动员了晋鄙的兵符。魏王最喜欢她。她可以随便进出卧室,偷兵符。我还听说姬的父亲被杀了,想报仇,三年没找到敌人了。比如姬曾经哭着求你。你派人把敌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非常感谢你。如果她偷兵符,她可以救赵。根据侯生的方法,信陵君果然得到了兵符。
战国末期以养[士]为名,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