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名赵胜(-前253年),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的宗室大臣,赵的儿子,赵的弟弟,被封在平原县[东武(今山东武城)],被称为平原君。赵和赵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养士闻名。门下有成千上万的食客。他和齐国孟尝君田文、魏信陵君魏无极、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赵惠文王元年(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后来“三去相,三复位”,前后相赵48年,历经惠文王,孝成王二朝。赵惠文王“十四年(前285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乐毅列传”也说“以相国印授乐毅”。赵惠文王十八年(前281)“魏冉来相赵”又记了《史记·赵世家》。还记得“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拔之。惠文后卒两年(前263年)(赵孝成王)。田单为相”。除此三件事外,都是平原君相赵。将相和中的“相”林相如与平原君同时代,其实并非相国。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韩割上党地和秦,守将冯婷不愿降秦,献上党十七邑和赵国,想引赵国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阳君赵豹认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与赵禹商量此事,两人都认为可以接受。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去受地,让廉颇领军驻长平,引发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王以赵奢之子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秦军包围赵军,赵括投降,秦军坑杀赵军40万。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
[img]355312[/img]
秦军围邯郸后,魏安厘王曾让晋鄙去救援,但后来在秦国的威胁下,使晋鄙在荡阴按兵不动。魏王将军新垣衍进邯郸,告诉平原君秦国发兵攻赵,只是为了为帝,劝平原君尊秦昭王为帝,然后罢兵。当平原君对这一建议犹豫不决时,鲁仲连正好游历赵国,进入平原君,请求与新垣衍争论。最后,鲁仲连说服新垣衍不再提皇帝和秦朝的建议,于是平原君转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平原君出使楚国,在门下食客的帮助下,说服楚国结盟;同时,平原君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多次派人到魏国出兵救赵。平原君动之下,信陵君多次要求魏王下令发兵。魏王怕秦,不听其议。信陵君依靠食客侯嬴的议论,杀晋,鄙视他的兵符,发兵救赵。
平原君回国时,楚魏援军未到,秦国加大对邯郸的攻击力度,邯郸告急。邯郸市舍员之子李彤建议:“现在情况非常危急,但数百名妾仍然穿着美味的衣服。如果赵国被打破,你还能这样做吗?最好让妻子以下的人帮助守卫城市,用家里的一切来奖励士兵。如果你能保持它,你还担心没有这些东西吗。“平原君于是将家财散去奖励军队,筹集了3000名敢死的人,由李同率领攻击秦军,秦军退却30英里,李同在这场战役中战死。楚、魏的援军随后赶到,解决了邯郸之围。
有一次,一个跛子经过平原楼下,平原君的妾看到了,笑了。第二天,瘸子走到平原君面前,跪下来要求杀了妾。平原君答应后,觉得要求太过分,忽略了,于是他的门客走了一半。经过询问,我意识到原来的门客认为平原君重女轻士,于是平原君杀了妾,亲自来到门口向瘸子道歉,门客陆续回来。
[img]355313[/img]
战国时期,秦派将领白起带领人马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泌阳县),极大地威胁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部)。“上党守将准备归属赵国,希望得到赵孝成的保护。赵孝成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认为,无缘无故受益,会导致灾难,以不为好。但平原君赵胜认为,这么大的好地方,没有任何代价,送到门口不是吗?最后,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到上党接受这个地方,井封冯亭为华阳君。但这样,秦国就被激怒了。秦国又派白去打赵国,使赵军大败。后来,几乎进入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奢当田官时,平原君家拒绝交租税,赵奢依法杀了平原君门下9人,引起了平原君的愤怒。平原君本来想杀赵奢,但听了赵奢的劝说后,他觉得自己很贤能,于是向赵王推荐,赵王就用赵奢来管税。
赵孝成王元年(前265),秦昭襄王任命范绥为相,范绥在魏国时曾被当时的宰相魏齐羞辱,因此威胁魏国要杀魏齐。于是魏齐逃到赵国,躲在平原君之处。秦昭襄王得知后,修书邀平原君宴饮,平原君不敢不从。到达秦国后,王希望平原君交出魏琦,但平原君回答说:“富贵时交的朋友都是为贫穷和廉价时准备的;既然魏琦是我的朋友,即使他在那里,我也不会交出来,更不用说他现在不在那里了。“秦王的请求被拒绝了。
秦王随后拘留了平原君,威胁赵孝成王交出魏琦,于是赵王紧急派兵包围平原君的家。魏琦趁夜逃走,拜访了于卿。于卿认为赵王说服不了,于是带着魏琦逃到魏国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一开始不想见他们。魏琦得知此事后,自杀;赵王随后带魏齐头送到秦国,平原君才能回国。
秦国逼赵国邯郸时,平原君准备找20名文武兼备的门客到楚国,游说楚王合纵抗秦。找了十九个人,剩下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毛遂上前自荐。平原君说:“如果把锥子放在袋子里,尖头就会露出来,怎么没听说过你呢?毛遂说:“我今天才要求把它放在袋子里,如果早在袋子里,整个锥子一大早就整理好了。于是平原君把毛遂带到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了很久,还没有结果,于是毛遂带剑上前说:“合纵的利益,两句话就结束了,怎么说到现在。楚王说:“我和你的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毛遂于是拿着剑走上前说:“大王称霸我,但依靠楚国人多,但十步之内,大王的生命就在我手中。楚国的实力,世界上没有对手,白起只是个男孩。然而,一旦他攻占了楚都,两人烧毁了夷陵,三人侮辱了楚国的祖先。这是楚国的巨大仇恨,赵国也感到羞辱,但国王并不觉得可恨。合纵的目的是为了楚国,而不是赵国。我的主人就在我面前,为什么要喝我?于是赵国成功地与楚国结盟。
平原君回国后,自耻观人相士能力不足,在毛遂入赵之前就发现了自己的才华,于是立刻奉毛遂为上宾。
著名艺术家的代表曾经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擅长“离坚白”等论点。于卿解除邯郸围攻后,曾想以说服信陵君出兵为由,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连夜见到平原君,认为平原君在战争中没有功劳,不应以此为由请封,平原君不听从于卿的建议。
平原君原本对公孙龙很厚。后来邹衍到赵国的时候,平原君问邹衍关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话题。邹衍认为公孙龙的流动是“烦文以假,饰辞以相敦,巧如以相移”,对大道有害。从那以后,平原君远离公孙龙。
战国末期以养[士]为名,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