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卓(-322年),字季思,丹阳(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秦国宰相甘茂后,东吴将军甘宁曾孙。当官员到达镇南将军时,王敦在混乱中起兵攻打王敦,但人们犹豫不决,推迟了机会。最后,王敦击败朝廷军队,掌管朝政后,他选择返回襄阳。很快就被王敦秘密杀害了。
人物生平
平定州乱
东吴灭亡后,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后来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来被调查为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12月,由于张昌部在扬州将石冰作乱,议郎周等人举兵讨伐,甘卓也有起兵支持,都亭侯。后来东海王司马越任命甘卓为其参军,任命离狐县令。然而,甘卓看到当时世界一片混乱,于是弃官回到江东避乱;在路上,我在历阳遇到了陈敏,陈敏故意割据江东。甘卓和他一起工作,结婚。陈敏于是在永兴二年(304年)12月起兵,自称楚公,又掠夺周边州县。虽然周琦等江南大族被招募,但他们拒绝听从陈敏的命令。直到永嘉元年(307年),陈敏任命右将军顾荣秘密联系征东大将军刘准,于是刘准派扬州刺史刘机攻打陈敏;与此同时,周使他的同乡,陈敏的弟弟陈昌部杀死了钱光。陈昌死后,钱广勒兵朱雀桥南,甘卓奉陈敏之命讨伐钱广。然而,周琦和顾荣去游说甘卓背叛了陈敏。甘卓一直尊重顾荣。与此同时,他看到陈昌已经死了,感到害怕。想了很久,他终于决定背叛陈敏。最后,他打败了周琦,帮助平息叛乱。
[img]352244[/img]
统治梁州
同年,琅邪王司马睿南渡江东,任命甘卓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先于永嘉五年(311年)击败反对司马越的镇东将军周馥,再参与讨平杜涛的叛乱,累计功勋被封为南乡侯,拜豫章太守。后来改为湘州刺史,后来又获得湖侯爵。司马睿成立东晋后,甘卓升任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假期督促绵北(今湖北北部)诸军,镇襄阳。在任期间,政治简惠,善于绥抚,不收估税,使市无二价;甘卓还向贫民赠送了中国所有鱼塘的所有税款,当地政府称赞甘卓的政策。
[img]352245[/img]
讨伐王敦
永昌元年(322年),将军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以朱刘奎的名义出兵进攻建康,并派人通知甘卓,请甘卓与他同行。甘卓最初答应了,但后来没有去,更派参军孙双劝阻王敦。王敦和后来命孙双回报,更以公爵的身份引诱,但甘卓还是没有去。与此同时,湘州刺史司马承也派主簿邓骞游说甘卓反叛王敦,但甘卓参军李梁劝甘卓坐观成败,邓骞劝甘卓仍犹豫不决。王敦看到甘卓已经很久没来了,担心以后会反对自己,进攻基地武昌,于是派参军乐道融出使,要求甘卓支持自己。但乐道融劝甘卓反对王敦,因为他反对王敦的叛乱。甘卓心里一直不愿意服从王敦。听了乐道融的话,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于是派巴东监军刘春、宜都太守谭等人宣布王敦罪,联系司马承、广州刺史陶侃,正式讨伐王敦,并向武昌开兵进攻。甘卓宣布进攻武昌后,武昌人民大惊小怪地逃走了,朝廷在收到甘卓反王敦的演奏后非常高兴,任命甘卓为镇南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荆州牧。
多疑自败
虽然甘卓决定反抗王敦,宣战更加公开,但他的性格不够果断,年老多疑。这时,他仍然犹豫不决,军队停在猪口。甘卓计划首先拯救被王敦将军魏毅包围的司马承。虽然司马承要求甘卓先打破武昌,但长沙的围攻自然会随着武昌的衰落而解决,但甘卓仍然没有采取行动。与此同时,王敦知道甘卓举兵非常害怕,并派甘卓侄儿甘昂劝和。甘卓在猪口停了几十天,但与此同时,王敦已经攻破建康,掌握了朝政,杀死了尚书左仆,射杀了周凯和将军戴渊,并送给了甘卓。甘卓佑道周凯和戴渊已经去世。他们向卓昂表示,他们担心进攻武昌会迫使王敦抢劫元帝,危及皇室。他们决心退兵回襄阳,下令撤军。乐道荣和都尉秦康建议甘卓坚持下去,理由是甘卓已经起兵,不能半途而废,士卒希望取得战功,但可能不愿意撤退。他还建议他分兵截断彭泽(今江西彭泽湖长江入口九江市),使王敦武昌、建康双方不得联系接待,使其自然离散。但甘卓不听。
[img]352246[/img]
甘卓回襄阳后,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情绪骚扰,行为异常。主书何无忌和家人都劝甘卓加强警惕,防备王敦,但甘卓不但不听,反而生气了。甘卓命兵解甲大规模屯田,完全不留兵作防卫,功曹荣建劝阻但不纳。襄阳太守接到王敦的密令去除甘卓,知道甘卓根本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于是谎称湖里有很多鱼,劝甘卓去钓鱼,甘卓服从。于是命人在宿舍袭杀甘卓,并将首级送到王敦处。甘卓四个儿子都被杀了。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之乱被平定后,甘卓获得追悼会将军,死后称敬。
甘茂后人东晋初期甘卓人物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