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统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凌操之子。说到这里,你一定听说过。
在合肥之战中,孙权率领10万军队,被张辽7000人击败。当时,孙权撤军,前锋部队先离开。张辽率领军队突然追赶。在逍遥津北,他赶上了孙权,包了饺子。
孙权看到军情危急,赶紧派人赶去通知前锋部队,但前锋部队已经走远了,没有时间回到军队进行救援。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奄一息。权使追回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
这时,作为右部督的凌统,身边还有300人,正是凌统这300敢死队,拼命守护孙权,为孙权赢得了逃命的机会。
当孙权突破时,逍遥津北的桥已经被张辽军拆毁,孙权无法过桥。这时,有人喊道,主人,把战马往后退,然后跳过去。于是,孙权的一位部长顾利用力抽了孙权的战马一鞭,孙权跳过断桥,差点被活捉。
为了阻止追兵,凌统带领身边300名下属绊倒敌人。渐渐地,这300人死亡。虽然凌统勇敢地战斗,但凌统也遭受了许多创伤。在受伤的情况下,凌统并不害怕。他连续杀死了数十名敌人。据估计,孙权已经脱离危险,凌统决定撤退。
《三国志凌统传》记载:统率近300人陷围,扶卫权出。敌人毁桥,桥属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死亡,身体也被创伤,杀死数十人,度权已免,甚至还。
凌统回撤时,道路已被切断,无法过去,该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
凌统拿出了自己独特的技能,作为东吴将领,在江南水乡,水性极佳,于是凌统穿着盔甲,一头扎进水里,穿着盔甲在水下潜水。
[img]352510[/img]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桥败路绝,均被甲潜行。
张辽军看不见凌统,凌统在水中潜入对岸,这才脱险,敌人再次向他射箭,距离太远,再也射不到他了。
当时,孙权脱险回到船上,看到凌统回来,非常惊讶,孙权没想到凌统还能活着回来,简直是失而复得。
《三国志 《凌传》记载:权既御船,见之惊喜。
当凌统看到孙权时,他哭着说他所有的300部下都死了,没有生命,悲伤无法抑制他的情绪。孙权安慰凌统,用裙子擦眼泪,说,成绩,死者已经死了,只要你还在,为什么没有人呢?因此,孙权提拔凌统为部分将军,加倍给凌统补充士兵。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力引领着它,说:“公绩,亡者已去,苟使卿在,何患无人?”
这场战争非常危险,孙权几乎无法逃脱。当凌统在300部下全部死亡,遭受多次重伤时,他可以逃脱。他可以潜水。此外,他仍然穿着盔甲在水下潜水,至少几十米才能到达另一边。
历史书记载也有潜泳的例子。南北朝时期,南宋开国名将胡藩在桑落战役中被烧毁。胡藩穿着盔甲潜入水中,潜了30多步才登陆生存。
《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桑落之战,船被烧毁,全铠潜入水中30步,方得登陆。
还有《资治通鉴》记载:桑落之战,胡劫所乘舰被官军烧毁,全铠入水,潜行30许步,即得登陆。
凌统能穿着盔甲潜泳,说明凌统水性极佳,要知道,身上的盔甲也有几十斤重啊,穿着盔甲在水下潜泳,不容易。
孙权的另一位将军董袭不会游泳。在灾难性的战斗中,建筑船突然遇到大风倾覆。董袭死在船上,拒绝撤退,最终被淹死。
如果董袭会像凌统一样潜水,落水后潜水,他就不会死。
[img]352511[/img]
凌统绝境中生还是个奇迹,可惜后来英年早逝,可能和他在这场战斗中的受伤有关。
当时凌统伤势严重,没有死亡,是用卓氏的祖传良药,甚至妙手回春。
《三国志》引用《吴书》记载:统创甚,权遂留在船上,尽情穿衣。它创造了赖得卓氏良药,所以它不会死
虽然凌统当时受伤没有死,但伤重有后遗症,导致身体不如以前。几年后,凌统去世了。
凌统死后,孙权收养了凌统的两个儿子凌封和凌烈,抚养他们长大。每次孙权看到客人,他都会称赞凌统的两个儿子,说这是我的老虎!
凌统在九泉之下,也许可以放心。
凌统在合肥之战中的结局是什么?他是怎么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