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1402年)6月18日,朱棣称帝后,恢复了周王朱、齐王朱的爵位。后来又恢复了代王朱桂、岷王朱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6月26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彪的兴宗庙号,重新称宜文王子;7月12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从亲王降为君王;11月,朱标的儿子朱允通和朱允许被废为普通人,并被囚禁在家乡凤阳。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50795[/img]
为了赢得诸王的支持,朱棣反对建文帝削藩,也改变了祖制,给了宗室更高的品级。根据洪武年间规定,镇国将军(君王之子)为三品,辅国将军为四品,奉国将军为五品,镇国中尉为六品,辅国中尉为七品,奉国中尉为八品。成祖“遂加镇国将从一品,辅国将从二品,奉国将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然而,由于朱迪本人武装夺权,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他首先将各边塞王改封在大陆,然后逐步解除王者的兵权:永乐元年(1403年)削减王者和官员;永乐四年(1406年)削减王者和官员,永乐六年(1408年)削岷王及其官属;永乐十年(1412年)削辽王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年)废谷王为普通人;永乐十九年(1419年)周王见势不佳,主动归还护卫。永乐朝切断了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的六名护卫。洪武朝带兵的十三位亲王,永乐朝削减了六名护卫。与此同时,大封靖难功臣保留了大量有经验的武臣,加强了中央政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政府与诸藩军事力量的对比。
[img]350796[/img]
虽然朱棣实现了朱允炆的目标,但他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祖先的制度;他的儿子朱高旭和赵王朱高荀仍然设立了三名护卫。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旭叛乱,再次证明亲王典兵不是办法。明宣宗利用自己的威望,迫使绝大多数藩王交出护卫,从各个方面控制宗室。此后,宗室与中央政府的矛盾逐渐从军事对政权的威胁转变为工资大幅增加对中央政府的压力。请选择要保存的内容,并将其粘贴到此文本框中
朱棣称帝后,他恢复了建文帝削去爵位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