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公元219年)10月,随着吕蒙成功入侵荆州,徐黄成功与襄阳、樊城守军联系,荆州呈现出奇怪的战略态势:曹魏军队坚守襄阳、樊城,没有向南进攻;苏州军队聚集在江陵、公安线,没有攻击关羽。只有关羽率领从襄樊战场撤下的军队赶往樊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下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50559[/img]
徐黄率领部门在建安24年(公元219年)10月增援襄阳和樊城。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徐黄突破了关羽对襄阳和樊城的封锁,与城市守军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曹操率领主力也赶到了摩陂区的前线。就整个战场的情况而言,曹操在军队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关羽不可能夺取襄阳和樊城。
为了动摇关羽的军心,徐晃故意告诉关羽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这让关羽更加不安。这时,关羽面前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南下回荆州,与东吴大军决一死战。这意味着关羽必须来麦城。另一条路是逃离荆州,通过南乡县进入刘封、孟达控制的东三县。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关羽选择了第一条路。
[img]350560[/img]
关羽作为荆州最高军政长官,肩负着保卫荆州的责任,怎么能轻易离开荆州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关羽下属的绝大多数士卒都是荆州人。一旦得知家乡被占用,他们怎么能不立即杀死家乡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关羽决定离开荆州,势必会导致大量士卒逃跑。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关羽只能决定回到荆州。作为关羽,虽然大本营被占据,但他手里还是有成千上万的强队。只要你能稳住军心,即使你不能夺回荆州,你也可以转向益州。因此,关羽来到麦城。客观地说,关羽的决定没有错。
然而,关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导致情况急剧下降。《三国志吕蒙传》载道:“余还,在路上,数使人听蒙相闻,蒙频厚遇其使,周游城市,家家户户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下参考,咸知家门安全,看得太平常,所以羽吏士无斗心。”
[img]350561[/img]
关羽在这一举动中犯了两个重大错误。首先,他暴露了自己的趋势,为东吴军队制定下一个作战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关羽率部南撤,目的是在东吴军队立足不稳之际夺回荆州,讲究突然而迅速。但关羽派使者到荆州,就等于把大军的动向告诉了吕蒙。吕蒙得知关羽的动向后,立即采取行动,封锁了关羽前进、撤退的所有通道。更致命的是,当关羽的中风通过关羽的使者得知他的家人落后时,他的士气急剧下降,发生了大规模的逃跑事件。当关羽率领部队来到麦城时,他发现部队的战斗意志已经完全瓦解。他面临的不是如何夺回荆州,而是如何挽救自己的生命。
关羽在麦城苦思脱身,东吴军立即采取行动。孙权派蒋钦带领水军进入汉水,切断关羽水军的退路;命陆逊攻占宜都和归归,封锁益州增援;命潘章朱然占领麦城以西的临时抑郁症,切断关羽西逃之路。随后,孙权下令对麦城进行全面攻击,关羽的死亡成为时间问题。
当关羽输掉麦城时,为什么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