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洪水之战:宋襄公太理想化了,在这场战争中重伤不治而亡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与楚成王、陈国、蔡国、郑国、徐国、曹国君联盟(今河南省绥县西北),齐国、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被楚成王突袭被俘。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49459[/img]

楚成王威胁进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部),宋军坚持了几个月。不久,在鲁的调解下,楚成王于同年冬天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苦之辱,也没有放弃争霸之心,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联合卫国、许国、滕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了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随后被郑撤回。

战争过程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11月初一,楚军抵达洪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地位,在洪水北岸列阵待敌。

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此相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绝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不稳之际发动进攻,宋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到楚军列阵结束后下令进攻。由于楚军实力雄厚,经过激战,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歼灭,宋襄公大腿严重受伤。

[img]349460[/img]

战后,中国人都抱怨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护说:“古为军,临大事不忘礼”、“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抓二毛(不抓头发花白的敌人老兵)、不要阻碍心胸(不要阻止敌人在心胸狭窄中获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认为遵守古训行事没有错。宋襄公在公元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5月伤重而死。


洪水之战:宋襄公太理想化了,在这场战争中重伤不治而亡洪水之战:宋襄公太理想化了,在这场战争中重伤不治而亡

,,,,,,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齐桓公在春秋霸主中得到了什么神物的帮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执政期间,他选拔人才,实施改革,尊王熙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

  • 秦穆公亡马的故事:秦穆公亡马的启示是什么?
  • 春秋时期,秦国一夜之间失去了十几匹好马。这些御马又肥又壮,即将装备给军队的军马,有的甚至秦国用大量资金从西域的一些国...

  • 宋襄公欲用光荣的坚持取得胜利 致使楚胜宋败
  •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 宋襄公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宋襄公生,春秋五霸
  • 宋襄公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宋襄公是宋恒公的儿子。他出生在公元前637年。齐桓公去世后,王子的霸权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

  • 大秦帝国统一战争八大名将排行榜:白起排名第一
  • 战国末期和秦朝统一战争期间,秦国著名将军如云,但谁更擅长这些促进秦国统一全国的将军呢?经过深入研究,一些好人根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