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的传说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药用
树皮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益气、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产后血气痛、疮肿毒、喉痹;花可治疗风湿性筋骨疼痛。
树皮(紫荆皮):苦,平。活血通经,消肿解毒。用于风寒湿痹、经闭、血气痛、喉痹、淋证、痈、癣疥疮、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木部(紫荆木):苦,平。活血通淋。用于痛经、瘀血腹痛、淋证。
[img]350642[/img]
花(紫荆花):清热凉血,祛风解毒。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和鼻中营养不良。
果实(紫荆果):用于咳嗽,孕妇心痛。
经济
木材质地直,结构细,可用于家具、建筑等。
紫荆宜种庭院、草坪、岩石及建筑前,用于园林绿化,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传说
紫荆花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谐、美丽、深情的象征。晋代文人陆机有一首诗:“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逐渐演变成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
南朝吴军的《续齐和谐记》有这样一个典故:据说在南朝,京兆尹田真和他的兄弟田青和田光分开了。当其他财产被妥善分配时,他终于发现院子里有一棵紫荆花树,树枝和树叶稀疏,鲜花盛开。
那天晚上,三兄弟讨论把紫荆花树分成三段,每人分成一段。第二天早上,当三兄弟去砍树时,他们发现紫荆花的枝叶都枯萎了,花也枯萎了。田真忍不住对两兄弟叹了口气:“人不如木头好。”
[img]350643[/img]
后来,三兄弟把家合在一起,和睦相处。
紫荆花树似乎相当人性化,随后又恢复了生命力,生长得繁茂。
紫荆花常被用作园林中的灌丛,因此应从幼苗育种开始加强修剪,以形成良好的株形。
移栽后,幼苗可以轻短切割,促进其多生分枝,扩大营养面积,积累营养,发展根系。第二个春天,它可以重短切割,这样它就可以长出新的枝条。选择生长良好的三个枝条保留,其余全部切除。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切除留下的枝条。种植后,及时清除多生分枝,加强前一年留下的枝条的育种,多采摘心脏,多生二次枝。
在栽培过程中,应加强开花枝的更新。实践证明,5年以上的老枝花量较少,花芽向上移动,影响观赏,应及时更新。
民间紫荆有什么传说?南朝吴钧对此有什么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