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明军将蒙古统治者赶出中原。元顺帝逃往漠北后,于1370年(洪武三年)死于应昌。皇太子爱猷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历史上被称为“北元”。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349468[/img]
永乐初年,蒙古分为鞑靼、瓦拉和唐良哈。鞑靼部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拉部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唐良哈部住在今老的哈河(内蒙古)和辽河流域。这三个部门经常互相残杀,并派兵在明朝边疆烧杀和掠夺。
明成祖分别在永乐八年、永乐十二年、永乐二十年、永乐二十一年、永乐二十二年进行了五次北征,本文讲述了明成祖的第二次北征。
战前形势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打败鞑靼后,瓦拉部逐渐强大起来。瓦拉首领依靠自己的力量,出兵攻杀本雅失里,并多次声称要攻打鞑靼人。阿鲁台多次要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拉,为其故主本雅失里报仇。
阿鲁台还带领其余部分前往明朝长城附近。与此同时,瓦拉部不断威胁明朝的奖励,试图占领明朝的宁夏和甘肃,驻扎边境,迫使沙漠南部。为了满足鞑靼部的要求,也为了明朝边境的和平,朱迪决定带领30万军队征服瓦拉部。
战区地理环境
蒙古高原东面有大兴安岭山脉,西面有帕米尔高原,中间有河流、湖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气候干燥,年降雨稀少。与农业地区相比,它是一个缺水的地区。昼夜气候差异较大,冬寒夏热,冬夏气候差异也很大。五六月是风季,经常形成带沙尘的风暴。
[img]349469[/img]
忽兰在克鲁伦河和鄂嫩河之间忽略了主战场的温度。这里水草茂盛,是游牧的好地方。离首次北征的主战场所在地调难河不远。
这是鞑靼的根据地。
双方兵力
明朝:号称30万(需要证实),包括过去在战争中归降的蒙古军、女真军和向朝鲜征兵的马匹。
依托山势,瓦拉军三万之众分三路阻抗。
战斗经过
12年(1414年)3月,成祖率军从京师出发,让皇太孙从行。
四月,到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大规模阅兵式。
(忽兰忽略了温战。网络图)
6月初,前锋在三峡口击败瓦拉部游兵(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朱迪乘势向西北进攻。忽兰忽略了温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遭到瓦拉军的抵抗。
瓦拉军3万多人迎战,因见“明军行阵整列,遂顿兵山顶不发”,分三路守卫。
成祖命令几名骑兵挑战,引诱敌人下山,然后分为三条路,分别攻击敌人的左、中、右翼,并用神机攻击敌人的中路。
[img]349470[/img]
成祖还率领精骑冲击敌阵,迫使敌人在中间撤退。然而,明军的两翼攻势被敌人顽强抵抗,并指挥全部战役。成祖率领精骑,援助两翼。此外,他还部署了神机炮及时炮击。他率领铁骑冲进敌阵,杀死了10多名瓦刺王子,杀死了数千名士兵,击败了瓦拉军。明军也伤亡惨重。忽兰忽视温暖的战争是明代蒙古早期战争史上罕见的阵地战。
战斗结果
第二年,瓦拉向明朝贡马谢罪。鞑靼部在明朝帮助他打败瓦拉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他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他曾两次利用瓦拉部的危险来打败瓦拉部。
对明朝来说,阿鲁台改变了依附政策,重新反叛了明朝,轻侮或拘留了明朝使节,经常骚扰和掠夺明朝边境。1421年冬初(永乐19年),鞑靼人围攻明北重镇兴和,杀死了明军指挥官王翔。对此,成祖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
@ 明成祖的亲征并没有达到目的。
朱迪有多少次御驾亲征?亲率大军征服瓦拉部的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