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河东县位于今天的山西运城和临汾。由于黄河流经山西省西南部,但山西位于黄河以东,这个地方在古代被称为河东。古人从河东盐池引水到附近的耕地。仲夏时节,当南风吹来时,耕地里每天晚上都长满了盐花。当地人称之为“种植盐”,盐的质量非常好。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罗之菌,(zhān)鲔(wěi)之醢(hǎi),夏天的盐,屠宰暴露,颜色如玉,长泽鸡蛋。”也就是说,最好的调味料是四川阳朴的姜、湖南桂阳摇山的桂、广西越罗国的竹笋、鲟鱼制成的酱、山西的河东盐、屠宰揭山的玉露、西方大泽的鱼子酱。
[img]350587[/img]
春秋战国时期,如果有盐,国家就会富裕。汉书:“吴煮东海的水是盐,以致富,国用富足。”齐国管仲还设盐官煮盐,以渔盐之利兴国。中国第一个盐商是鲁人春秋时期的沂顿。俗话说“陶朱,沂顿之富”,陶朱指范蠡。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摧毁吴后,认为越王不能和平相处,于是弃官到山东定陶县称“陶朱公”,经商致富。“十九年中,三到千金,子孙经营繁忙,然后达到巨万。”伊顿在春秋时期迎国。汉属河东县,今属山西。伊顿在惠国经营河东盐十年,也变得富有。
古代盐商一般都有垄断特权,十有八九的盐商都发了大财。明清时期,江南扬州盐商的奢侈达到顶峰。据《清仓钞》记载:“想用万金一时费去的人,让门下的客人用金买金箔,载到镇江金山寺塔上,向风吹,瞬间散去,沿着草树间无法恢复。还有一些人用三千金尺买苏州不倒翁,倾向于水中,水道寒冷。“有些人喜欢美丽,从看门人到女厨师,都选择了二八美丽清秀的一代。另一方面,喜欢丑的奴仆被录用,不惜毁容,用酱敷,暴露在阳光下。
[img]350588[/img]
烹饪调味品离不开盐。然而,古人认为“喜欢咸的人必须有皮肤黑血病,多吃会导致肺凝变色”,“所有的盐都必须用水澄清,没有盐块和渣滓。”烹饪时,首先要注意所有的配料,最后要加盐。“如果盐太早,东西就不会腐烂。”
中国古人先用盐和梅调味,所以《尚书》说:“如果是和汤,只有盐梅。”五种口味中,咸是第一位的,盐也是第一位的调味品。今天中国人吃的盐,沿海多用海盐,西北多用池盐,西南多用井盐。海盐中,淮盐为上;池盐中,河东盐排名第一;井盐中,自贡盐最好。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哪个商人是中国第一个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