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露中国清朝世界首富吴秉鉴的秘密:与盖茨相比

最近,胡润富豪榜的发布引起了无数的讨论。事实上,早在清朝,广州就有一位名叫吴秉鉴的“世界首富”。

亨特,一位清朝在广州十三行生活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在《广州鬼录》一书中说:“吴浩官(吴秉鉴)有多少钱,是一个经常被辩论的话题。“1834年,浩官估计了他的田地产品、房屋、商店、银号和运往英美的货物,共计2600万元左右。在这一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只有700万元。“当时,伍氏的资产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产,”美国学者马士说。在西方人眼里,伍氏商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业巨头。2001年,吴秉鉴与洛克菲勒、比尔·盖茨、成吉思汗、小沈阳、宋子文一起,被《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

一向重农抑商的清朝出了“世界首富”,这位伍富翁是什么样的人?

17世纪末,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港口”。广州十三行商人依托这一黄金港口,凭借政府赋予的垄断外贸权和自身的努力,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三大商人集团。

吴秉鉴是“银钱”十三行商人中的一员。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40多年的外贸代理生涯。吴秉鉴走上十三行舞台时,业务领袖是潘振成创办的同文行。吴秉鉴不仅让怡和行落后,取代潘成为业务总商,还让吴家的资产达到了十三行的顶峰,这是自己独特的。

对于从事外贸代理业务的大清商来说,所有的贸易机会都寄托在外国商人身上,这里充满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吴秉鉴首先做的是“征服”外国商人。

当时,虽然行商与外商之间的交易量很大,但双方的贸易经营都是口头协议,从不使用书面合同。1805年,外国商户按约定运到广州一批棉花。货物到达港口后,发现是陈货,商家拒绝碰。然而,吴秉鉴收购了这批棉花,损失了1万多元。因此,有些人认为他“天生谦虚顺从”,并用习惯性思维猜测他面对外国商人“胆小、懦弱、无能”,但事实上,吴秉健与许多外国商人建立了私人友谊——这种相互信任在没有合同基础的贸易交流中发挥着特别关键的作用。吴秉鉴在西方人眼中“诚实、善良、细心、慷慨”。一位美国波士顿商人欠吴秉鉴7.2万银元,管理不善,无法偿还债务,离家多年后无法回国。吴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家了。

事实上,伍秉鉴在经营上工于心计。据记载,他从存放在英国商业银行数量超过100万元的期票中计算的利息与英国商业银行支付时的数量没有什么不同,这让当时的外国商人感到惊讶——这也是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外商人都认为精明大方的吴秉鉴是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吴家的怡和银行收费较高,但仍愿意与他交易。吴秉鉴在一些外商的日记和笔记中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不懂幽默也没关系。伍秉鉴在外国人眼里仍然充满人格魅力。“他在诚实和博爱方面享有无可挑剔的声誉”,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

吴秉鉴拥有足够的财力后,非常注重笼络其他商家。1811年,吴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按比例将利润分配给所有经销商。后来,一位老行商刘德章为了得罪英国公司而失去了贸易份额,吴秉鉴再次出面调解,使公司恢复了其份额。另一位商人黎光远因经营不力破产,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要充军伊犁,吴家便筹款捐赠他在流放地的生活。从1811年到1819年,吴秉鉴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家借了200多万银元,使得大多数资金薄弱的银行家不得不依附于他。吴秉鉴就是这样在洋行中恩威并施,直到十三行衰落,他一直担任行商领袖,即十三行公行总商。


揭露中国清朝世界首富吴秉鉴的秘密:与盖茨相比揭露中国清朝世界首富吴秉鉴的秘密:与盖茨相比

,,

  • 林则徐不反对中国人吸鸦片片 建议禁烟后种植罂粟
  • 在官方和人民的愿望下,再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口鸦片明显合法化,鸦片的种植面积从云、贵、川等地迅速扩大到全国。到1879...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 慈禧是如何获胜的?
  •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在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死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的宫廷政变。打败了顾命八大臣的...

  • 康熙皇帝的另一面:追求节俭的人称[爱银皇帝]
  • 康熙的另一面:康熙皇帝是康乾盛世的先驱,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明君之一。世界对他的才华和文治武功有很多评论。值得一提的...

  • 吴秉鉴,大清朝[世界首富]:吴秉鉴是怎么发财的?
  • 图为广州十三行外商馆大厅 19世纪上半期,广州商界领袖、“红顶商人”吴秉鉴 亨特,一位清朝在广州十三行生活了20多年的美国...

  • 清末首富吴秉鉴的悲喜生活:鸦片走向衰落
  • 世界首富1834年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珍在广州发布公告,宣布任何“富有”的人,只要每年支付一定的白银,就可以作为“官...

  • 谁是清代富宁安将军? 揭示年羹尧为什么杀死宁安
  • 富宁安将军 富宁安,满洲蓝旗人,清代大学生阿兰泰的儿子。朝代期间,他协助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作为清朝的重要大臣,他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