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原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浅水原战争的过程是什么?如何评价浅水原战争?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浅水原之战简介
浅水原之战发生在唐武德元年(618年)6月至11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分离势力薛举、薛仁高父子部作战。这场战役一举击败了薛仁高,夺取了陇西,除了关中西部的一大威胁势力。
[img]349362[/img]
李世民采取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追赶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
浅水原之战背景
唐朝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杨帝的死达到了高潮。宇文化和杨浩为皇帝,带领隋军10多万人北上,回到长安夺取政权;与此同时,洛阳的隋朝残部为皇帝。
杨东的政权试图吸引李密,封闭他的一系列高级官员,让他阻止宇文化和宇文化。一直支持大学的李密确实带领瓦岗军与宇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瓦岗军很难赢,把宇文化赶到了河北,但他的实力也大大削弱了。
洛阳的王世充趁机发动精兵进攻。李密匆匆战斗,被打败,瓦岗军崩溃。李密率残部逃往西方,投奔前盟友、最近称帝的李渊。
浅水原之战的过程
一、前奏
关东多次混战时,关中地区虽然战萧山黄河的自然屏障没有受到影响,但更严重的威胁正从西方逼近。
李渊刚刚成为皇帝。当年6月,薛举亲自领导,开始了长期规划的大举东进。李渊命令秦王李世民为元帅,并带领8名总管约4万人前往战斗。唐朝开国后的第一场战争开始了。
二、初战
武德元年(618年)6月,薛举率军入侵安定(今甘肃泾一带),主力军向高(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入侵北方和扶风二县。
7月4日,李世民来到高。没想到,他突然得了疟疾,不得不命令行军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警告他们:“薛举孤军奋战,粮食少,士兵累。如果他们来挑战,小心不要战斗。当我的病痊愈后,我会为你打败他。”
退休后,尹开山对刘文静说:“国王说这些话是因为他担心你不能退出敌人。当小偷听到国王生病时,他们必须鄙视我们。他们应该表现出武力来威慑敌人。”
因此,在高西南部,依靠人多而不加防备。薛举秘密袭击唐军后,仁子(初九)在浅水原作战,唐八位总管败下阵,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将军慕容罗琪、李安远、刘洪军死亡。薛举率领军队返回长安,薛举占领高基,将唐兵的尸体收集成京观。刘文静和其他人都被罢免了。
三、再战
武德元年(618年)8月,薛举派儿子薛仁高围攻宁州,唐宁州刺史胡演击退薛仁高。郝媛对薛举说:“现在唐兵刚战败,关中骚动不安,应该乘胜直接攻长安。”
薛举同意了他的意见,碰巧生病了,没有实施。辛思(初九),薛举去世。太子薛仁高继位,住在折城,追死薛举为武帝。
[img]349363[/img]
一方面,根据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李轨修复了李渊的向盘,并再次任命李世民为元帅对抗薛仁高。
11月,秦王率领军队驻扎在营地里,李宗、罗宗、罗宗、将军多次挑战李世民。所有将军都请战。李世民说:“我们的军队战败了。我们士气低落。对方为胜利感到骄傲。这意味着鄙视我们。我们应该闭上门,耐心地等待。他们为我们的勇气感到骄傲,并能在一场战斗中击败他们。”
于是命令全军:“敢请战,斩首!”双方在一起60多天,薛仁高的军粮吃完了,将军梁胡郎等人带领各自的队伍投降。
李世民得知薛仁高将领士卒有离婚之心,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薛仁高下属。得知后,宗非常高兴,派出所有精锐攻击梁实。梁实保住了危险,不打仗。
营地里没有水,好几天没有水喝。宗罗的攻击非常激烈;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累了,对将军说:“你可以打架!”黎明前,李世民让右武候将军庞宇在浅水原排队。
宗罗绮一起攻打庞玉。庞玉几乎不能坚持战斗。李世民带领军队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浅水原北部,宗罗带领军队面对战争。李世民率领数十名小骑兵冲进敌人。唐军内外奋力拼搏,呼声动地。宗罗绮的军队被打败了,唐军杀死了数千人。
四、决胜
李世民率领2000多名骑兵追击宗罗绮。窦轨拉着马,苦苦劝道:“薛仁高仍然占据着一座坚固的城市。虽然我们打败了宗罗,但我们不能轻易前进。我要求暂时保持冷静,观察薛仁高的动作。”
李世民说:“我考虑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现在我们军队的胜利就像破竹一样,机不可失。我叔叔不会再说了!”于是进军了。薛仁高在城下阵列,李世民依泾河面对薛仁高营地。薛仁高手下的将军浑等人在唐军阵前投降。
薛仁高害怕,带兵进城拒绝。天快黑的时候,唐大军陆续到达,于是包围了城市。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投降。薛仁高别无选择,只能出城投降;唐军俘虏了薛仁高的1万多名精兵和5万名男女。
五、结果
在浅水原之战中,唐朝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确保关中安全。
浅水原之战如何评价?
在这场战争中,唐争取李轨的成功,使薛军侧后受到威胁;李世民再次与浅水原作战,等待封闭,抓住有利战斗机前后进攻,乘势追击,使他的士兵不聚集,从而获胜。
在浅水原战役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骑兵在进攻和防守上的不同优势,在长期的前墙突然进攻后,从而赢得战斗,然后利用骑兵快速进攻,摧毁敌人的巢穴。
[img]349364[/img]
这套兵法成为李世民后来打破强敌的典范。比如后来攻击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凯等人,所采用的战术与浅水原之战并不相似。
利用骑兵袭击敌人的背部,当他们占据骑兵的优势时并不困难。然而,就像浅水原战争一样,唐军在骑兵方面完全处于劣势,但他们仍然可以取得全胜,这不能不归功于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
唐代浅水原之战的过程是什么?后人如何评价浅水原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