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受到西方情人节的启发,称所谓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那么,中国有真正的情人节吗?
[img]344997' />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红的《西京杂记》记载“七月七日,汉彩女经常在开襟楼穿七孔,人们都习惯了”。乞巧节不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为了纪念织女,也被称为“七姐妹”。由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女孩,节日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乞巧节,所以人们称这一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img]344998'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早在2000多年前就存在于西汉。元宵节也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普通女性,无论是闺房还是小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房”。只有在元宵节和上思节,她们才能出来,甚至和男朋友交谈。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云:“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情人节”功能古往今来。
[img]344999' />
与其他节日相比,古人更注重元宵节。主要原因是元宵节期间,朝廷解除了宵禁,允许人们晚上出去庆祝。对皇帝和朝廷来说,元宵节是为了展示“太平繁荣”、“与民同乐”的重要机遇。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除丧事、就医、婚姻等外,被禁止夜间无故出行,违反者将被判处鞭刑。因此,浪漫小说只能在元宵节上设置夜间故事,如《水浒传》写的是清风镇、大名府和东京的元宵节。
[img]345000' />
“东风之夜,花儿和树木散落,星星如雨。宝马雕刻的汽车在路上很香。凤笛声动,玉壶光转,鱼龙舞一夜……”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描述了宋代都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夜景。当然,朋友们最熟悉的是最后一句话:“蓦然回首,那个人在,灯火昏暗。”元宵节快到了,中国真正的情人节快到了。你的伊拉克人在哪里?我们在哪里见面?
我们认为情人节不是真正的情人节,而是在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