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发动“珍珠港事件”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国实施了“石油禁运”政策。日本是一个岛国,石油资源极其稀缺。战争期间,日本当地石油年产量仅为20万吨。90%以上的日本石油依赖进口,80%来自美国。
1941年7月,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后,罗斯福正式开始禁止日本石油运输。这对正在积极侵略亚洲的日本来说是致命的。更糟糕的是,在美国禁止日本石油运输后,英国、荷兰和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这突然杀死了日本。
[img]345087' />
为了争取战争的主动权,日军首先占领了荷兰东印度群岛,同时袭击了美国在珍珠港的海军舰队。“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罗斯福政府可以放手向日本宣战。除了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金外,罗斯福政府还可以摧毁东印度洋的各种石油开采设施,攻击并将石油运输到日本油轮。
也许美军对东印度群岛的石油开采设施破坏不到位。日军修复后,这里开采的石油不断运到日本。数据显示,1943年,日本的石油进口量已超过1941年美国、英国和荷兰禁止日本石油运输前的进口量。看到破坏石油开采设施的目的还没有实现,美国潜艇开始关注日本油轮的攻击。
[img]345088[/img]
在美军的关注下,日本到1945年已经不能进口一滴石油了。战争还在继续。我该怎么办?日本科学家想出了一种方法:用松树根炼制一种可以作为汽油的燃料。日军坚信,用松根煮出来的松油,然后在高温下蒸馏松油,再加入酒精,可以供飞机使用。因此,日本全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挖松树根运动。当时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口号,“200根松树根可以让飞机在空中飞行一个小时!”
[img]345089' />
在军国主义的影响下,被洗脑的日本人回应说,挖松树根已经成为每天的首要任务。更疯狂的还在后面,小学生也参与其中。一开始,小学生每天只挖一点,后来,学校不上课,每个人都去挖松树根。
然而,这些所谓的松根汽油根本没用。日本投降后,美军试用松根汽油,发现积碳严重,根本无法使用。用美军原话说,“完全垃圾!”
日本动员全民从事这类战略物资,美国一看:完全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