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皇帝,李世民一定是其中之一。在他登基后的第四年,他摧毁了被称为拥有数百万士兵的东突厥,被西域国家视为“汗水”。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唐军在19年内没能面对只有10万军队的高句丽?
[img]344079[/img]
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世民以高句丽摄政杀主虐民为由,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但东渡辽水后,被高句丽顽强抵抗。
这是东北地区最冷的时候。此外,由于后方粮草供不应求,李世民不得不返回朝鲜。在高句丽之战中,唐军征服了十座城市,杀死了4万名高丽军。唐军伤亡不到2000人。然而,在撤军的路上,许多士兵被冻死。在历史资料中,他们只说“更多”,没有具体的数字。
唯一让李世民感到欣慰的是,这场战争挖掘了一位将军,即后来平定高句丽的将军薛仁贵。
[img]344080[/img]
事实上,不仅李世民没有摧毁高句丽,隋颉帝三次出征高句丽都没有成功,而这三场战争也让杨广失去了王位。
韩国人总是喜欢夸大这段历史。在他们眼里,李世民不仅瞎了眼睛,还跪下求饶。连抗日神剧都叹了口气。
当然,李世民东征失败也有一定的原因。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困难,当时很多大臣都反对。
由于是李世民的御驾亲征,主将没有指挥权,许多命令需要李世民亲自下达才能实施,这对战局极为不利。
当时,高延寿和高惠给了李世民一个想法,那就是直接攻击王都平壤。然而,由于过于冒险,不利于李世民的安全,这一意见遭到了长孙无极的反对。
[img]344081[/img]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当努尔哈赤攻打朝鲜时,他直接赢得了王都。最后,朝鲜国王跪下来屈服。高句丽容易守卫和攻击。再加上粮草运输的困难,他应该迅速做出决定,但李世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认为高句丽的军队远不是唐军的对手。如果他们稳扎稳打,他们肯定会赢。他们也轻视敌人,这让李世民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令人欣慰的是,30年后,薛仁贵帮助李世民实现了降服高句丽的愿望。
李世民平定了拥兵百万的突厥,为什么打不过10万人的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