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的名字之一。
诞生地考证
过去,研究人员认为,成都东门的“胡椒街”应该是当时官方印刷“交子”的地方。《成都城坊历史遗迹考试》对成都东门的“胡椒街”有这样的解释:“据说这条街的名字叫‘交子’,这是宋代为了品尝交子而设立的。”
然而,当地货币收藏家质疑这一说法。根据《成都金融志》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店’实际上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店是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纸币发行机构。显然,纸币发行机构是印刷地,没有依据。也就是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椒子街”是“交子”的诞生地。由于“交子”诞生900多年,没有具体的实物考证,只能从文献中找到。
货币博物馆的詹星从历史典籍入手,寻找“交子”的诞生地。他从图书馆找到了《蜀艺文志》,发现元代花费的《构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加1人;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刷工匠81人,雕刻工匠6人,铸造工匠2人,杂役12人。所用的纸,初自置场,以交子务官兼领,后顾其弊,以其官董其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前往,移寓城西净众寺。”
这说明官方印制的“交子”位于城西的净众寺,但900多年后,成都已经没有净众寺了。怎么找?后来,在四川省南充市学者丁祖春的帮助下,詹星的验证又深入了一步。事实证明,净众寺最早建于东汉桓帝延熙时期。它在六代被称为安浦寺,在唐代被称为净众寺,在宋代被称为净因寺,在元末和明初被称为万佛寺。明末张献忠进入四川后,被战争摧毁。康熙在清初重建,仍然被称为万佛寺,地址位于成都西门通锦桥(现在是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新发现的古钱币
最早的纸币
史学界一直认为,北宋产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钱币博物馆馆长屠解释说,四川的地理封闭促使北宋出现“交子”,但“交子”不直接参与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时,仍需将“交子”兑换成金、银、铜等货币进行交易。“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铜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此外,南宋经济主要依靠海外贸易,导致大量资金流失海外。因此,可用于交易的民间“会议”出现了。公元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由政府统一发行“会议”。随着他被提升为家庭官员,“会议”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直到元朝,马可波罗才将纸币传播到伊朗,然后传播到日本和高丽。纸币出现在欧洲瑞典,直到500年后,也就是1690年。
在某种程度上,纸币的产生也是经济发展的象征。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上,纸币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共发行了近14亿个“会议”。如果按照当时南宋12枚黄金兑换35枚铜币的转换方法,相当于发行了1600多吨黄金。这表明了纸币的重要用途。
[img]344010[/img]
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在苏堤第一桥西南,赤山与玉岑山对峙,北连大麦岭,东连太子湾。此外,800多年前的另一本古书《咸淳临安志》有南宋最早的《西湖图》。图中,赤山教场与南山第一桥之间明确标有“会子纸局”四个字,从中可以看出会子纸局的大致位置。它应该是南山路的北侧,靠近杭州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的交叉口。
据史料记载,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铁钱在四川很流行,但铁钱极其笨重。比如买马需要2万块铁钱,重100多斤,携带极其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户联合发行“交子”。使用交子的人可以向交子店兑换现金,每千元扣除3%作为手续费。“交子”是四川的地方俗话,也是票证、票券的总称,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钱”。这是中国使用纸币的开始。
早年,中国最早出土的交子钞版在国外流失,最初发表在《东亚杂志》中,国内只有印版拓片图,图上没有钞名,定性待考。上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交子印版拓片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版材为铜,垂直长,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半部分刻有“除四川以外,诸路州县公私从事主管,同见钱770陌生人流通行使”二十九字,下半部分刻有房屋、人物、包装,三人在房屋外空地上携带货物。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交子印版
犹太人帮助中国制造“交子”
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及其发行系统,诞生于800多年前,可能是犹太人帮助中国创造的。
哈尔滨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史专家邱石玉提出了这个大胆的结论。此前,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交子”是金国灭北宋后留下的宋代铸币官员发明的。
“交子”,又称“交钞”,始建于公元1154年,是世界上最早正式发行的纸币。由于这种纸币是以粗麻纸为原料,不易保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实物;然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铜制“交钞”版本是研究金代纸币的唯一实物资料(公元1213-1217)。
经研究,邱石玉发现铜钞版四边图案有明显的“翻叶”图案,这是犹太民族独有的。到目前为止,各国货币四边图案都受到了影响。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0世纪中叶,一批犹太人就从印度乘船到中国进行贸易,其中一些犹太商人沿着大运河和汴河到达北宋朝首都汴州(今天的开封),当时东方最繁荣的商业城市。公元12世纪中期,由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灭北宋后占领汴州。在与当地犹太商人贸易的过程中,女真人对犹太人的贸易和经营能力印象深刻,并将这些商人带回现在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的金国首都上京。
[img]344011[/img]
邱石玉说,正是这些犹太人帮助金帝国发明了纸币,改变了货币制度,创造了政府控制下的银行原型。
据史料记载,金帝国早在1141年就开始铸造铜币,但货币质量一般,易于模仿。一些地方官员和富人私下铸造了大量的硬币,导致了硬币原料铜的短缺。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支付钞票”,在缓解铜币市场短缺、调整价格、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1200年,在犹太人的帮助下,金帝国以白银为铸造材料,正式铸造法定货币“宝藏”,投入流通,将中国数千年的银锭改造成法定银币。这种方法在现代中国得到了应用。
更令人惊讶的是,金代还出现了一个名为“行人”的集团组织。据史料记载,这种集团组织是由金帝国政府买家控制的,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和兑换,调整银锭、铜币和纸币的兑换率,这显然是政府控制下的银行原型。近年来,从波斯到俄罗斯沿海地区都发现了金国货币,这表明金国的贸易相当发达。
此外,根据邱石玉的研究,元朝成立后,官方文件多次提到,犹太人主持金国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如税收、金融、贸易等,并表示:“他们可能无所不能。”
犹太人为金帝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公元1161年,金代开明君主金世宗恩准在开封为犹太人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犹太教堂,并赠送了皇家笔“一礼乐业教”
历史上交子的诞生地在哪里? 是什么促使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