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杰出的古代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是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时期过渡的中心人物。他创作的500首奏鸣曲为键盘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7月23日是他去世250周年
1756年,奥热博士从维也纳来到西班牙宫廷,只是为了看到最伟大的音乐家——西班牙皇后玛利亚·芭芭拉的音乐老师,宫廷室内乐团的乐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carlatti)。
奥热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当时他的计划是环游欧洲,「用哲学的耳朵听来自不同地区的旋律」。(11年后,年轻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亲自拜访了这位伟大的评论家。)当时留在西班牙的音乐家记录了斯卡拉蒂和奥热博士的会面。尽管已经71岁了,斯卡拉蒂还是接待了奥热。会上,斯卡拉蒂为奥热演奏了一些键盘乐奏鸣曲,甚至即兴添加了许多前奏段落。根据英国伯尼的记录,斯卡拉蒂在这些即兴段落中加入了西班牙当地的民间音乐和人们经常哼唱的流行小曲。然而,大师之间的会面并不像笔记中记载的那样温柔平静。
音乐家们很快就与评论家产生了分歧,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斯卡拉蒂创作理念的评价上。奥热告诉斯卡拉蒂,在欧洲的一些主要音乐中心城市(西班牙显然只是远离喧嚣的天堂),人们认为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这绝不是当时的赞美。更准确地说,评论家眼中的斯卡拉蒂是「无视规矩」的。斯卡拉蒂似乎对此反应很激烈。他直截了当地问奥热博士:「我的越轨作品让你听起来不舒服吗?」奥热回答说没有。斯卡拉蒂立即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对于一个艺术天才来说,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能违背人类的倾听感受。」
[img]344432[/img]
一年后,斯卡拉蒂于1757年7月23日死于马德里。
歌剧大师之子
斯卡拉蒂的名字在欧洲永远不会像贝多芬或巴托克那样孤独。欧洲音乐史上至少有8位斯卡拉蒂对今天的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梅尼科的父亲是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老斯卡拉蒂可以说是那不勒斯音乐界的风雨。如果有人下定决心写一部极其精简的歌剧史,那么亚历山德罗将出现在这本书的前五个名字中。
歌剧大师给他的第六个孩子起名叫朱瑟佩·多梅尼科。然而,在历史上,人们几乎从不用朱瑟佩来称呼他——这只是为了不把他和后来的小朱瑟佩·斯卡拉蒂混淆。多梅尼科年轻时,音乐家的职业或多或少具有手工业者的性质。父亲不想亲自教他,而是多次把他送到罗马或威尼斯,和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一起学习手艺。多梅尼科15岁时回到那不勒斯,直接成为皇家乐团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父亲还带他去佛罗伦萨为著名的梅迪奇家族效力。虽然关于那段历史的信息极其罕见,但人们仍然可以看到,老斯卡拉蒂把这个儿子培养成了职业接班人。
莫扎特早年的音乐生涯得到了他父亲的笔记的支持,但多梅尼科在威尼斯的生活几乎是个谜。只有两个广泛流传的谣言才能勾勒出多梅尼科的地位。
奥托博尼,威尼斯当地主教,是一位著名的爱乐人士,@ 当著名的亨德尔来到威尼斯时,好主教提议让他与当地一位表演者竞争。所以亨德尔和斯卡拉蒂之间有一个键盘乐器「PK」赛。在现代钢琴尚未发明的时代,音乐家的主要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亨德尔以宏大的气势和超群的管风琴演奏技巧征服了所有观众,暂时领先于分数。但是当斯卡拉蒂坐在羽管键琴前时,他灵巧多变的技术和清新流畅的旋律不得不让亨德尔叹为观止。两位伟大的音乐家在那场比赛中打成平手,却因此互相欣赏,成为终身朋友。翻看亨德尔最早的传记,你会发现斯卡拉蒂的名字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img]344433[/img]
学习钢琴的人必须弹奏他的奏鸣曲
根据罗曼·罗兰的情感写作风格,音乐家的标准生活几乎总是涉及到他们与父亲的不良关系——如果外行父亲拒绝他们的孩子从事音乐「低贱」他的工作是专家父亲想要控制他们的成长轨迹。
亚历山德罗对他的儿子也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但年轻的多梅尼科已经知道他不能继承他父亲的歌剧生涯。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加剧到莫扎特的父子或施特劳斯的程度,但亚历山德罗只能看着他的孩子离开他预定的轨道,去英国寻求发展。
多梅尼科30岁,在决定辞去圣彼得教堂乐正职务之前,已经创作了他一生中所有的歌剧(12部)和大部分宗教合唱作品。《圣母悼词》足以展现这位年轻作曲家的惊人天赋,他甚至比父亲为同一首诗写音乐早了16年。圣母玛丽亚在十字架前悲伤地看着耶稣受难,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一直是不朽的主题。虽然人们在18世纪或更晚的时代真正理解和自由地表达了丰富的人情味,但斯卡拉蒂一直专注于通过丰富的色彩变化来描绘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他的《圣母悼词》是由10个声部编写的,时间长度超过了巴赫所有的合唱章节,但他使用的是当时被称为「混合风格」创作方法。这种音乐不是纯粹的模仿和复调,而是由许多技术混合而成的技能。也许正是这些创新为200年前的斯卡拉蒂创造了一个「不守规矩」激进形象。
[img]344434[/img]
斯卡拉蒂最终是否去过英国,现在没有考试的痕迹,但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葡萄牙国王若奥五世聘请斯卡拉蒂担任宫廷乐长。在业余时间,他教王子和贵族弹钢琴。最后,作为玛利亚·芭芭拉公主嫁妆的一部分,他搬到了西班牙王室。
为了教书,斯卡拉蒂在人生的最后35年里创作了500首奏鸣曲,最终成就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如今,当人们提到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时,他很少谈论他年轻时写的歌剧或其他作品,但几乎所有学钢琴的人都不会错过他的奏鸣曲集。
经过多年的严格筛选和补充,现有的《奏鸣曲集》共收录了555首,都是单乐章作品,音乐清新动人,技巧灵活多变。获得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的钢琴家孙英迪认为:「能演好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人远比能演好斯卡拉蒂《奏鸣曲》的人多。」
技巧不是斯卡拉蒂作品中最大的财富,而是他对音乐结构和乐思发展的创新精神。音乐评论家知道,在斯卡拉蒂之前,没有人创作过这样的键盘作品,包括千里之外拜访他的奥热博士。不管评论界喜不喜欢,他的音乐在历史上真的划下了裂痕。音乐的「过去」与「现在」,从来没有像斯卡拉蒂那样清晰地表现出来过。
不幸的是,250年后的今天,斯卡拉蒂的名字似乎只徘徊在专业音乐圈。
关于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评价如何?他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