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的定义是皇帝的母亲和妻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外戚和皇帝围绕着皇权互相依赖和恐惧,持续了1000多年。
外戚的问题对明朝以前的王朝来说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无论是大汉帝国“犯我强汉”,还是大唐帝国“繁荣的天堂,古代没有”,外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有时甚至皇帝也受到外戚力量的控制,不能自由。
[img]342067[/img]
外戚集团
这种情况在汉代是最常见的,无论是前汉还是后汉。打开历史书,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受外戚控制的汉朝皇帝。与前汉和后汉相比,也有皇帝被外戚权臣毒死。例如,“汉朝皇帝”在九岁时被权力下放的将军梁冀毒死。
虽然前汉皇帝的生活要好一点,但他不能很自由。即使是像汉宣帝这样有前途的明君,在登位初期也受到外戚霍光的制约。
虽然这也与外戚霍光的实力有关,但霍光早在汉昭帝时期就势不可挡。作为汉武帝留给汉昭帝的“周公”,霍光矜持的事业逐渐恢复了汉武帝后期濒临崩溃的民生。霍光把汉武帝军国主义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img]342068[/img]
汉武帝刘彻
当汉朝昭帝年轻时无法管理政治时,他通过一场激动人心的政治斗争,逐一铲除了汉武帝任命的托孤大臣桑红羊和上官安。从那时起,权力被垄断了。后来,他一个接一个地废除了两位皇帝。他废除了海昏侯刘贺和汉朝中兴通讯之主汉宣帝。
皇帝害怕如此强大的权臣和外戚。汉宣帝时,霍光是宣帝的岳父。他的职位“将军司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职位。理论上,这个职位可以干预所有的政府,超过三公。
说他是一个头脑正常的皇帝,不会让“将军司马”获得如此大的权力,但霍光是一个特殊的人。他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他是汉武帝任命的托孤首辅大臣。当时,汉昭帝还年轻,只有八岁。
[img]342069[/img]
刘弗陵,汉昭帝
霍光能以“大将军大司马”的名义凌驾三公以上,控制朝政。
然而,在汉朝昭帝的早期阶段,还有其他辅助政治部长,霍光不能只手遮住天空,但霍光的对手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霍光抓住了这个错误,然后他们就很酷了。
霍光的政敌是上官安和桑红羊,他们也是辅政大臣。他们曾经占上风,但他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在汉朝昭帝面前与皇帝王燕王一起参与霍光谋反。汉朝昭帝当时十四岁。虽然他很年轻,但他很聪明。
当他看到皇后的父亲上官安带着燕王参加霍光谋反时,他不知道霍光是否谋反,但官安必须在这场国战中谋反。你上官安带着王子和皇帝的兄弟来告诉皇帝你的政治对手要谋反了。
[img]342070[/img]
霍光
只要皇帝不傻,他就能知道霍光被杀了,他离被抛弃不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汉朝昭帝果断地倒在霍光身上,帮助霍光杀死了上官安和燕王集团。汉朝昭帝的皇位得到了保留,霍光也根除了所有的对手,从那时起他就拥有了权力。
霍光和汉昭帝本可以写“周公”、“成王”的故事。不幸的是,汉昭帝身体一直不好,最终在21岁后死亡,中断了这个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君臣故事。
但日子还是要过去了。汉朝昭帝死后,整个帝国的权力都集中在霍光手中。如果他想改变王朝,他也可以战斗。但霍光没有这个想法。他欢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到位,但刘贺不听话,一直与霍光不同。
[img]342071[/img]
汉废帝刘贺
如果你敢告诉我霍光,你怎么能容忍你呢。霍光一残忍,李贺登基才27后,又废除了他。原因是他在27天内向各大官署下达了1127起索要物品的命令。这真的很夸张,真的是“为什么要加上犯罪”!
当时,上官太后是汉昭帝的皇后和霍光的孙女。霍光依靠太后的权威废除刘贺后,欢迎汉武帝玄孙、魏太子的孙子刘询为皇帝。汉宣帝即位后,霍光还将女儿嫁给了汉宣帝,并获得了双重保险。
到目前为止,后宫最有权势的两位女性都成了霍光的支持者。
[img]342072[/img]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登基后,虽然他很有才华,很聪明,很神武。但现在霍光树根深蒂固,朝中势力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前废帝的教训依然存在。@ 在霍光这个外戚的权威下,就连青史留名的汉宣帝明君也受制于他。
霍光死后,汉宣帝真正掌握了汉朝的实际权力。可以看出,在汉代,如果皇帝自己的权威没有建立起来,像霍光这样的强大外戚真的对他无能为力。
汉代外戚专权有多严重? 皇帝必须看着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