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旭总共有14个兄弟,为什么赵霁最终登基称帝?

说到宋徽宗赵霁,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1100年,最后一位能拯救北宋命运的皇帝赵旭,留下了无数遗憾,享年25岁。

这个国家不可能有一天没有君主,但赵旭的唯一儿子早逝,他从来没有养过孩子。此时,北宋帝国最直接的问题是谁是皇帝。根据赵匡胤在赵光义的“兄弟和兄弟”传统,赵旭的继子基本上可以否认,所以他只能选择赵旭兄弟中的一个继承大宝。

赵旭有14个兄弟,其中大部分早逝。然而,赵旭去世时,赵霁比赵霁(宋徽宗)大。赵似和赵旭是同母兄弟,比赵霁和赵旭更亲近。根据正常的兄弟和兄弟,几乎不可能轮到赵霁。为什么赵霁最终登基为皇?

[img]339151[/img]

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十岁的宋哲宗上台,太后高(宋哲宗祖母)垂幕听政。然而,高太后非常反对变法。因此,听政后立即重要保守派,司马光、范纯仁等反击恢复旧法。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王安石实施的所有新法律都被废除,历史上被称为“元佑更化”。

高太后垂幕听政时,不但一直不愿还政,而且对宋哲宗的母亲朱氏过于严格。朱出身寒微,童年遭遇极其坎坷,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生赵旭、简王赵似,直到1084年才被封为德妃。宋哲宗成为皇帝后,朱氏应该受到尊重,待遇应该等同于皇后,这也显示了皇帝的孝道。但是高太皇太后一直在压制朱氏,过了几年才允许朱氏的舆盖、仪卫、服冠和皇后一样。

因此,宋哲宗与高太后有很多矛盾。八年后,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后,立即命令母亲朱的待遇与向太后(宋神宗正宗皇后)完全相同。后来,他重用改革派,贬低保守派势力,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和青苗法,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国情,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迫使西夏向宋朝乞讨和平。不幸的是,赵旭英年早逝,如果再给他20年,也许北宋不会有靖康之耻。

[img]339152[/img]

《宋史》记载:“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病,不视朝。…己卯,帝崩。”

宋哲宗是怎么死的?历史书记载不清。根据朝廷后来讨论的皇位继承,宋哲宗应该猝死,没有留下遗嘱。因此,朝廷与后宫讨论的继承人无非是赵旭的继承人,或者直接选择赵旭的兄弟继承王位。由于宋朝有兄弟和传统,继承方式被否定。问题是宋哲宗有14个兄弟。为什么他选择了昏庸的赵霁?

虽然宋朝的经济、文化、医学等都非常发达,但婴儿早逝时有发生,即使皇室也不例外。宋神宗有十四个儿子,但其中八个早逝,前五个王子都早逝,所以宋神宗会传位六个王子赵旭。宋哲宗去世时,有五个还活着的人,即九弟赵霁、十一弟赵霁、十二弟赵霖、十三弟赵似、十四弟赵思。其中,十三弟赵似和赵旭是同母兄弟,赵霁的母亲是陈夫人,宋神宗正牌皇后向氏无子。特别重要的是,宋神宗在位时,亲口评价赵似为“简王有福寿,仁孝当立”。

可以看出,赵似应该接任皇位,无论是根据宗法制度还是宋神宗的评论。即使不是赵似,赵旭九弟赵旭也应该接任。因此,宋哲宗去世后,首相张敦主张仪式和法律,成为李哲宗和他的母亲、兄弟简王赵如,否则成为李大哥沈王赵如。赵霁属于“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夹在中间,基本上错过了王位。

然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改变了宋朝的历史。向太后主张李哲宗的次弟赵姬,因为她没有儿子,神宗的所有儿子都是普通的儿子。向太后的理由很简单。沈王赵患有眼病,损害了皇帝的威望。他不能成为皇帝。因此,他应该成为第二大赵姬的国王。

赵年轻时患有严重的紧急惊风,几乎死亡。他治愈了著名的儿科医生钱乙,但留下了后遗症,导致眼睛斜视。客观地说,在王位竞争中,眼病问题确实非常致命。在春秋战国时期,患病的人往往会被取消继承权。在《公羊传》中,他说:“为什么兄弟们不站起来?生病了。”。

[img]339153[/img]

总理张敦指出,赵霁“轻浮不能君天下”,并以宋神宗的亲口评价反驳了向太后,但向太后一意孤行,坚持要立赵霁为帝。那么,为什么向太后坚持否定赵似呢?原因很简单,主要和向太后的人生经历有关。

1.赵旭亲征后,母亲朱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与皇后的待遇保持一致。如果朱氏之子赵似继位,必然会挤压到太后的宫中地位,甚至直接威胁到向氏宫第一人的地位。

2.向太后没有孩子。赵霁的母亲陈去世了,宫里没有支持者。因此,向太后支持赵霁。他们将各取所需。因此,向太后在宫中的地位更加坚定,赵霁的皇位将得到宫中的支持,更加稳定。

简而言之,为了在宫中的地位,向太后不希望朱的儿子再次继位。对于向太后来说,选择赵霁继位最符合自己的利益,不顾赵霁“轻浮”的性格,坚持立他为君。

向太后坚持要迎接王赵霁,赵霁也投桃报李。宋徽宗赵霁继位后,要求与向太后权同处军国事务。第二年,向太后去世后,宋徽宗怀念他。他是向太后的兄弟向宗良和向宗多次加封的。他们都是开府仪同三司,封君王。自向敏中以上三世也被列为王爵,这是宋代非常罕见的荣誉。

不幸的是,如果宋徽宗只是一个郡王,以他的书法和绘画水平,他可以长生不老,但作为皇帝,他是非常不合格的。他以一种非常愚蠢的方式埋葬了北宋的伟大江山,留下了汉族前所未有的耻辱——靖康耻辱,他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虽然北宋很难回来,但如果向太后不选择赵吉,而是选择赵吉或赵吉,即使北宋将被金国摧毁,估计也不会羞辱赵吉。向太后的自私改写了中国历史。至少有向太后在赵吉的耻辱勋章上。


赵旭总共有14个兄弟,为什么赵霁最终登基称帝?赵旭总共有14个兄弟,为什么赵霁最终登基称帝?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