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战损过大!
“青州兵”的前身是东汉末年盘踞在青州、冀州的黄巾军。汉献帝初平三年(192)4月,百万黄巾军入侵兖州,大打破兖州几个县。
时任兖州牧的刘岱,在自知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要“硬碰硬”,最终落入死亡战场的命运,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东汉末年,兖州虽小,但地处中原,四通八达,人才辈出,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刘岱死后,兖州牧的地位受到各方诸侯的觊觎。谁能当兖州牧,谁就能当兖州牧。
当时,曹操在东郡担任太守,但他管辖的“一县之地”实在太小了。因此,曹操的谋士陈宫建议他东入兖州,担任兖州牧羊人:
“州今无主,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纲纪,明府寻牧之,资之以收天下,这霸王之业也是。”
曹操同意了这一点,所以他安排陈宫进入兖州做“说服工作”。济北相信鲍信和曹操一样旧。看到陈宫的劝说,他同意了曹操进入兖州的计划。
就这样,曹操才能入驻兖州。
[img]337067[/img]
由于兖州地区有大量的黄巾军,@ 曹操任兖州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平叛。
不久,曹操“在张东生活中攻击黄巾”。然而,黄巾的军事力量是非凡的,曹操的战争是“不利的”。就连济北也相信鲍死在战场上。——
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一个因素值得关注。也就是说,黄巾军在流动时带着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的安全,许多黄巾军士兵也是“背水一战”。
不容易打,也要打!
曹操重新整顿了部队和黄巾军队。战争从4月持续到12月,持续了8个多月。最后,曹操赢了:
“曹操追黄巾到济北,悉降之,得了30多万军卒,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青州兵。”
这就是青州兵的由来。
[img]337068[/img]
然而,在接下来的连续战争中,青州兵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初平四年(193年),曹嵩(曹操父亲)的家人在收到曹操的信后携带了“100多件行李”到兖州。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路上遭到徐州牧陶谦的袭击。曹嵩和他的弟弟曹德在这起事件中死亡。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为了为父亲报仇,是年秋,曹操发动了一场讨伐徐州的战争。“引兵击谦,攻拔十余城,到彭城,战争,谦士失败,保护他们。”。虽然陶谦没有被杀,但徐州人民遭遇了大规模的“屠城”。“刚开始的时候,北京和董卓的混乱,民流东出,多依徐土,遇到运动,在泗水杀了几十万男女,水不流。”
——这是曹操和曹操手下的青州兵第一次大规模“屠城”行动。之后,曹操至少发动了六次屠城活动,真是“乱世奸雄”!
然而,由于军粮不济,曹操最终未能攻下陶谦死守的潭城,不得不宣布退役。
这是曹操发动的第一场战争。
第二年(194年),曹操再次对徐州发动战争,因为陶谦没有死,或者曹操觊觎徐州地盘。
这场战争也进展顺利。曹操的军队连接了五个城市,一直扫荡到琅琊东海的两个县,只剩下陶谦驻扎的城城城。看到成功,兖州的家乡发生了叛乱。不得不,曹操又让陶谦回到兖州。
这是曹操发动的第二场战争。
[img]337069[/img]
曹操回到兖州镇压叛乱,没有成想。这场战争也很残酷,持续了两年。
当时,陈留太守张淼、广陵太守张超、将军陈宫等发动叛乱,并邀请“飞将军”吕布到兖州。
吕布原本是西凉军的一员骁将,“便弓马,体力过人,叫飞将”。@ 吕布的到来增强了叛军的实力,也增加了曹操平叛的难度。在此期间,双方在濮阳发生了一场战争!曹操也被吕布打败,怀疑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想北投袁绍。幸运的是,程宇的顾问及时说服了他:
“意者将军临事而畏,否则,何必担心不深!夫袁绍有天下之心,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可以为之下去……”
直到那时,曹操才下定决心与吕布作战。
公元195年,曹操在“巨野之战”中大败吕布,取得了平叛战争的最终胜利。
这是曹操的第三场战争!
[img]337070[/img]
无论是两次徐州战争,还是兖州平叛,规模和强度都非常大,对曹操的青州士兵造成了严重的士兵损失。
除了这三场大规模战争,曹操在官渡战争前还进行了南征张绣、东征吕布等几场大规模战争——
曹操南征张绣时,长子曹昂战死,成了曹操一生的“痛”。
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必然会对青州士兵造成伤害,导致官渡战争(200年)出现“兵不满万,伤十二三”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此,为《三国志》注释的裴松之也表示怀疑,认为数字有些夸张,青州兵的数量怎么能从30万降到不到1万人呢?
作者猜测,也许是因为它忽视了战争的残酷?
事实上,除了战争,自然和经济条件也会对青州士兵造成损害。例如,194年,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发生严重的“蝗灾”和“军队缺粮”,也会对士兵造成一定的损害。
@ 作为曹操的第一支强队,“青州兵”为其在外部并购战争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持续的战争,他的士兵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官渡之战时,青州兵不到一万,也不会让人发笑。
为什么曹操手下的青州军在官渡之战中不到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