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观兵后,武王紧练兵,询问殷商的走势。得知殷商是“诽谤邪恶,忠良远废”,武王认为殷商已经分崩离析,征服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337638[/img]
武王即位后的第四年春天,发动了前所未有的灭商战争。拜姜尚为帅,派兵5万渡过黄河东进。大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姬发左手握着象征军队指挥权的黄岳,右手握着牦尾杖发号施令,在吕尚和叔旦的左右护卫下登上土坛,向全体士兵发出后人称之为“牧誓”的著名誓言:
友邦君长和士兵们,殷纣荒废国政,不尊神道,抛弃同胞,肆虐人民,愤怒人怨。现在,上帝命令我惩罚殷国。士兵们,举起你们的戈,举起你们的盾牌,像老虎一样强大,像熊一样雄伟地战斗。努力工作,士兵们!
[img]337639[/img]
宣誓仪式结束后,宣誓结束后,武王率领军队大力杀害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他击中了离朝歌只有70英里的牧野。双方军队在牧野附近展开阵势进行决战。
纣王认为他有70万军马,但周军只有5万军马,这只是用卵击石和飞蛾扑火。但他不知道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英大师。他勇敢顽强地战斗。在他70万军队中,大多数是临时武装的奴隶和从东夷捕获的囚犯。他们在工作日受到纣王的压迫和虐待。他们讨厌纣王,谁愿意为他努力工作。两军一交锋,奴隶们就掉头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军瞬间崩溃。姜尚便指挥周军,乘胜追去,一直追朝歌。
牧野战败后,纣王逃回朝歌,觉得没有回天之力,于是命人将宫中所有的珍宝都搬到鹿台,然后放火,自焚而死。听说周王已死,朝歌的人们排队欢迎周军入城。武王进城来到鹿台,看见纣王的尸体连续射三箭,砍下纣王和妲己的头,挂在宫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杀,人心大快。由此延续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自焚而彻底灭亡,历史上被称为武王克殷。[9-10]
关于武王伐商的历史事实,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利国可以证明。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被称为武王征商,是周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利谷腹部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适合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当地军队驻地赏“司”利以铜,利以铜为荣,用铜铸造宝器纪念此事。《尚书·牧誓》中记载的史实证实、《易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
《诗经》对牧野之战歌唱道:“维师尚父,维鹰扬。”牧野之战,以武王为指挥,太公望为总指挥,可能是拿着画着鹰徽的军旗,随风飘扬,士气高昂,故称“牧野鹰扬”。
周武王在讨伐殷商之前做了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