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历史,明君贤臣的典范非常少见,李世民和魏征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默契的合作,君臣之情深厚,被世人传为故事,成为后世君臣尽力效仿的典范。奇怪的是,魏征刚去世,李世民就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发生了什么事?
《旧唐书》有记载,“帝制碑文,为书石”。显然,魏征的碑文是李世民写的。@ 李世民推到魏征墓碑意味着收回他的碑文没有其他意义。如果魏征的后代愿意找人写碑文,他们可以这样做。李世民没有明确禁止。为什么李世民推到魏征墓碑?历史资料对此事有明确记载,主要来自两件事。
[img]336035[/img]
第一件事是魏征秘密向李承乾推荐侯君集和杜正伦。结果,他们都参与了李承乾谋反的事件。侯君集鼓励王子造反,这是直接参与。杜正伦接受了李承乾送来的金带,这是间接参与。《旧唐书》记载,“后承乾构逆,事与侯君集相连,称遣君集将金带遗留给正伦。”
那么,魏征当时的官职是什么呢?太子太傅负责李承乾的官员。《旧唐书》记载,“十六年来,拜太子太师,省事如故。”这样,魏征、侯君集、杜正伦都与李承乾有关。更重要的是,魏征建议两人都是秘密进行的,这并不为李世民所知。结果,他们都卷入了李承乾谋反的事件。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魏征无法摆脱这种关系。
第二件事是魏征偷偷给了楚遂良一些文件。这是什么文件?《旧唐书》记载“前后劝诫往复”。这是魏征的建议,但不是一般的建议,而是在建议期间与李世民争吵的整个过程。例如,李世民不同意魏征的建议。魏征坚持说,李世民拍了拍桌子,魏征坚持说。然而,他们互相掐了一下。最后,魏征的意见通过了。
[img]336036[/img]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事情属于唐代的“机密”,李世民当时并不知道魏征的泄密行为。这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他非常重视君臣坦诚相待,非常讨厌欺骗。公元638年,在“移旧阁”事件中,李世民对魏征极为不满,差点下狱关押。原因是魏征隐瞒了李世民。此时恰逢李承乾造反,如果成功了,这些文件会成为李世民提前退休的武器吗?
事情看起来很严重,但从后果来看,影响并不大。首先,李世民推倒了墓碑,这是他自己写的;第二,取消婚姻,防止女儿嫁给魏郑的长子,这是他父亲的权力。以上两点都是李世民的个人行为,与皇帝的惩罚无关。此外,魏郑的家人还受到了什么打击?不。由此可见,李世民是历史上罕见的开明之王。
魏征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李世民推倒了他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