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崇祯皇帝坚持不南迁。他的信心是什么?

崇祯皇帝坚持不南迁。他的信心是什么?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读者!

[img]336417[/img]

3月19日,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很多人都熟悉这段历史。然而,这里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之前,明朝在南方有数百万军队,在南京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南迁?

事实上,有人在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很危险了。北方后金步步接近山海关,内地农民军再次成为燎原之势,官兵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有官员建议崇祯皇帝此时要去山东祭孔,然后南巡南京。当然,祭孔和南巡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白了,北京受不了。皇帝赶紧逃到南京陪都!

当时崇祯皇帝也知道明朝面临的情况,@ 他对南巡的提议也很感兴趣。然而,朝廷的一群东林党大臣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正义和严格。例如,天子应该守卫首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逃脱。崇祯是一位死去的皇帝。你可以说服他南巡。如果你说他逃离了首都,他的脸怎么能挂起来?

提出南迁建议的大臣们建议王子去南京,因为皇帝不能离开。但崇祯皇帝现在不高兴了。如果王子去了南京,如果北方形势紧急,南方大臣就会把王子带到位,不管他的老子是死是活,那时都会很冷。这种事情发生在宋朝。因此,南迁事件没有以下内容。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月初二,李自成率领主力誓师东征北京。这时,如果崇祯皇帝决定南迁,他还有足够的时间。然而,皇帝和大臣们仍然在争论是否离开,这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崇祯皇帝要顾全面子,不坚持南迁,也有他的信心。@ 北京城固若金汤,在明朝历史上多次被敌人包围,但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北京周边有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共有六个军镇,其中驻扎着战斗力强的边境官兵。如果李自成的军队敢于入侵京师,那么李自成就可以在北京外围一举歼灭。

然而,崇祯皇帝这次完全失去了计算。@ 出乎意料的是,李自成的进军速度如此之快。仅仅一个月后,李自成的军队就离北京很近了。此外,李自成还派兵截断了崇祯皇帝南逃的路线。现在崇祯没有面子也走不动了。

@ 在崇祯眼里,战斗力强的守边官兵此时已不堪一击。大同、宣府、昌平三大军镇官兵举城投降。崇祯皇帝急于将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密云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带入京勤王。结果,辽东总兵吴三桂带兵缓慢行军。山东总兵刘泽清谎称,他不能从马上摔下来受伤。虽然密云总兵唐通带领军队,但在开始前全军投降。

@ 崇祯皇帝认为北京的情况如何?李自成的农民军于3月17日抵达西直门,开始攻城。19日凌晨,内阁首辅魏藻德和部长张锦彦主动打开大门,迎接李自成进城。崇祯皇帝绝望地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坚持不南迁。他的信心是什么?崇祯皇帝坚持不南迁。他的信心是什么?

,,,,,,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